合肥超一成幼儿存在心理问题

07.09.2015  16:54

  昨日,合肥市妇幼保健所公布一组数据:儿童心理专家对合肥市1588名4-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228人具有不同类型的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36%,其中男童为8.40%,女童为20.56%。儿童心理专家建议,家长爱孩子要更加理智,切忌溺爱,更不要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

   调查

  近15%学龄前儿童存在心理行为问题

  合肥市妇幼保健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儿童心理专家日前对1588名4-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228人具有不同类型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36%,其中男童为8.40%,女童为20.56%。与各大、中城市调查结果对比,合肥市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处于中等水平。

  据了解,此次调查使用的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客观反映儿童心理行为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分别评价不同发展阶段的男、女童几个因子,即社交退缩、抑郁、躯体诉述、分裂样、攻击行为、违纪、性问题、幼稚不成熟、多动、肥胖等。

  3-6岁是儿童智力发展、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部分儿童易出现行为、睡眠、饮食行为、语言等问题,还有部分儿童可能有感觉统合失调、多动、分离焦虑、不合群等问题。

   案例

  孩子吃饭要喂长大后注意力或不集中

  程程(化名)快4岁了,每天吃饭还是要大人喂,看电视、玩玩具……家人戏称“吃一顿饭比打三大战役都费劲”。不过玩笑归玩笑,家人丝毫没有觉得喂饭有什么不妥。“他一个小孩子吃饭太磨蹭,饭都冷了,吃进去对胃也不好,还会搞得到处都是,不如我们喂得方便,等他长大点自然就会自己吃了。”

  合肥市妇幼保健所儿童心理科主任于爱萍介绍,从孩子1岁半开始,就要培养孩子自己吃饭,锻炼他们的手、眼、脑的协调能力,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学会克服困难、解决困难,并享受到解决困难之后的愉悦感。“如果一直是大人喂饭,孩子长大后可能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逃避困难等情况,到那时再纠正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提醒

  家长别小瞧心理行为问题

  专家解释说,虽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筛查数据,存在行为问题不一定就是心理有问题,也不一定会发展成心理疾病,但这部分孩子中的某些人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障碍,有很大的心理疾病风险。

  “内向、外向、抑郁、不合群、社会退缩……对于孩子存在的这些行为问题,建议越早干预效果越好。”专家建议,家长对孩子的爱应该更加理智,在养育过程中不要出现太大反差,如对学习成绩要求很高,但对生活能力要求很低,这样会让孩子产生矛盾,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除此之外,父母对孩子教育不良,过分溺爱或态度粗暴,或家长本人情绪不稳定、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等,都会使孩子出现心理发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