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设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促产业转型升级

08.06.2016  23:17

财政资金如何使用才能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合肥汇聚财政资金,设立合肥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以下简称“引导基金”),围绕十大重点产业发展,通过参股设立子基金、直接投资等形式,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互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从2014年到目前为止,引导基金资金总规模已达31.77亿元。

引资聚智,设立重点领域基金

合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成立以来,一直对合肥市重点产业、关键企业的发展予以保驾护航。

引导基金重点关注智能制造、半导体、TMT产业、节能环保、文化医疗等领域,广泛吸引具备海内外资源、连接一二级市场的各类股权投资机构、基金进入合肥,借助合作管理机构的全球视野、优质项目资源,着力嫁接全球资源于合肥重点产业。

目前,引导基金已与德丰杰、海通证券等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投资机构合作设立15支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85亿元,已出资7.655亿元设立10支子基金,完成各重点产业项目投资33个,投资额22.314亿元,其中包括合肥项目12个、投资额3.775亿元。

重点突破,构建产业专项基金

为推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助力产业发展与具备境外资源和跨市场联动能力的机构合作建立并购类项目基金,引导基金还重点围绕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和扶持多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和本地产业化项目。

目前,围绕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智能语音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已直接投资通富微电等市级层面重点项目12个,拟出资15.6亿元。

在“基金丛林”发挥集聚效应的同时,合肥还在积极筹备合肥市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和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两支专项基金的组建工作。

记者从市金融办获悉,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以扶持合肥大健康产业发展为目的,初步基金总规模100亿元,目前已与中融信托、复星国际、泰康人寿等国内知名机构进行接洽。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围绕集成电路上下游进行布局,对于合肥构建集研发、制造、封测、模组为一体的完整集成电路产业链意义重大,目前已与多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进行深入洽谈,力争将全球优质集成电路产业资源向合肥集聚,全力打造“IC之都”。

增信类产品,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

为丰富和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式,切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引导基金还参与设立大湖名城系列增信类产品,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其中以大湖名城创新基金和“政保贷”最具代表性。

大湖名城创新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方式,重点支持合肥优质中小企业,目前大湖名城基金规模12.1亿元,累计发放16.045亿元,贷款户99户。“政保贷”是在企业提供一定担保的基础上,由企业风险保证金和政府风险补偿金共同作为增信手段,建设银行按政府风险补偿金10倍放大贷款合作额度,向中小微企业发放的信贷产品,目前政保贷项目基金出资0.26亿元,累计发放3.5188亿元,贷款户93户。

天使基金,助推社会创新创业

投资基金是推动创新创业的关键要素之一。

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合肥天使基金为创业初期项目提供资金支持。2015年度,天使基金集中支持了一批高层次团队、人才项目,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天使基金共计到账2.09亿元,累计受理超过220个项目,累计审批通过40个项目,审批总金额1.87亿元,重点选择行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处于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团队有管理资本运营经验、市场有巨大空间的项目。据了解,天使基金已完成芯谷微电子、万豪能源、利夫生物科技等34个项目放款,放款总金额1.53亿元,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公共安全等十多个行业。2015年全年,天使基金已投28个项目实现总收入2.6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1200个,新增拉动社会投资累计3.13亿元,新增获得各类政府补贴收入1012.25万元。

目前,引导基金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正在日益放大,有力促进了合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围绕“基金丛林”建设,合肥还将继续大力推动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打造中部股权投资高地。(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