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自由贸易试验区“呼之欲出”

01.04.2015  19:05

  合肥在线讯(戴小花)上海自贸区设立以来,合肥市及时启动合肥自贸区申创研究工作,围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立足自身优势,体现合肥特色,找准试点内容,力求方案科学务实、可行可批的原则,邀请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编制《中国(合肥)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目前已完成初稿,正上报征询相关部门对《合肥方案》提出指导意见并上报省安徽政府。

  今天上午,当该消息发布之后,”合肥自贸区概念股“——合肥城建、皖通高速、海螺水泥、安徽合力、国风塑业、合肥百货等纷纷出现了上涨,其中合肥百货更是封在涨停板上。

  合肥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生机勃勃,正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戴蕴雅/摄·

  据合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市将利用临近长三角的地缘优势和自身发展特点,勇于创新,突破瓶颈,按照国际化、法治化的要求,进一步抓好自贸区的研究工作。合肥自贸区“试什么” 是自贸区建设和发展的首要问题。自贸区是新时期国家内外联动开放整体利益的集中体现,合肥自贸区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立足于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全局;要预判其对合肥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影响,明确方向和步骤,逐步完善事后监管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将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其次,合肥自贸区“在哪试"”是自贸区建设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合肥综合保税区在合肥新站试验区、合肥出口加工区位于经开区,要结合合肥的产业结构,充分考虑合肥地区的特色和发展优势,按照区域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进行整体布局。还有,合肥自贸区“怎么试” 是自贸区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上海自贸区最主要的两大突破在于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开放领域的扩大。合肥将来应在此基础上明确发展模式,并与国际标准接轨。合肥自贸区在管理制度上应基本效仿上海自贸区,可在风险可控、稳妥推进的原则下,进一步探索国际上更高水平的管理模式;同时结合合肥的发展情况和发展模式,适度差异化,以突出特色;负面清单也应以CPC等国际通用的产业(或产品)分类体系为基础,以便更好地与国际标准接轨。

  合肥市发改委副主任朱胜利表示,合肥已被确立为“一带一路”中的节点城市。铁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发展的前提。合肥市将按照“构建通道、联通节点、全面对接”要求,构建多层次、大容量的综合交通体系。一是建设四通八达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通道,建设以合肥为中心,连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快速铁路网。下一步,拟重点建设面向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山东半岛等的快速铁路通道,加快建设合肥至连云港、合肥至蚌埠第二通道,实施合芜、合安、合铜黄、合叶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提升高速公路整体通行能力。二是构建江海联动格局,研究制定铁海联运支持政策,实施引江济巢和兆西河等支流航道升级工程,将合肥港建成内陆地区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枢纽和江淮航运中心。三是提高航空通达程度,依托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拓展至"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航线网络,增加国际航线,提高航班密度,重点建设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四是建设以合肥全国性综合枢纽为中心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依托合肥高铁南站、合肥港综合码头、合肥港派河综合物流园区(公铁水联运)等,建设一批综合客运枢纽和综合货运枢纽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