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揭牌 打造七大创新平台

28.02.2017  17:10

昨天,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暨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动员大会召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我省将以此为契机,将合肥打造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承载者和策源地。

对标全球科技领先水平

昨天的动员大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历来被视为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安徽要对标全球领先水平,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科技创新高地。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将组织全院相关优势力量,加大投入、重点保障,建立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探索实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组织管理新体系。同时,将按照国家实验室的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建设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

另外,科技部将支持安徽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早出重大原创性成果,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打造成为辐射带动中部乃至全国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平台。

2030年建成“国际一流

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位于合肥高新区。记者昨天也了解到,自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合肥高新区开始承载打造七大创新平台,并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框架体系,初步建立高效运行的体制机制。到2030年,将建成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国际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科技竞争

据介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获批建设,标志着我省在全国创新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而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创建将作为我省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我省将加快推进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新建一批大科学装置,主动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在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上求突破。

而我省也将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的契机,将合肥打造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承载者和策源地。

70亿元建“量子研究院

据了解,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项目,是安徽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该研究院建成后,将致力于研究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量子通信,计算能力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的量子计算与模拟,以及超越经典极限的实用化量子精密测量,突破推动以量子信息为主导的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核心关键技术,培育形成量子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大型综合性开放式科研机构。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核心园区总规划用地面积约806亩,选址位于望江西路、石莲南路、燕子河路和高压走廊围合区域。项目建设规模约48万平方米,主要包括科研办公区、高端人才流动公寓及配套生活设施,计划总投资70亿元。规划中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校区与之毗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