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扎实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15.03.2017  19:37

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安徽践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首要任务,为了更好地发挥大科学装置集群优势,安徽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产生变革性技术,为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出镜】这里是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的是燃料低温氧化机理试验,而这项实验最不可或缺的条件——真空紫外光就是来自这里的同步辐射装置,通过每天24小时不间断供光,这一装置每年可以为400多个项目组、一千多名科研人员提供实验支撑。

这项燃料低温氧化机理试验也是中法两国科学家目前正在合作的一个科研项目,它主要是为下一代发动机的设计开发,如何更好地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寻找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持。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副研究员 潘洋

我们这个同步辐射光它这个能量,从红外到X射线连续可调,这个是常规光源无法实现的。通过调整光子能量,可以使待测物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量。

作为中国第一台同步辐射装置,经过三次升级换代后,目前它的运行水平已经处于国际先进位置。现在,这里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着前沿科技探索活动。尤其是在物质、生命、能源环境等科学领域,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已经跻身国际上最好的研究平台之一。仅在2016年,这里就产生了200多篇论文和数十件发明专利。

上海同济大学环境学院 博士后 陈威

非常感恩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提供非常好的平台,给我们创造了很多科研的机会,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一些科研成果。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主任 陆亚林

2017年是试运行第二年,我们想进一步扩大我们对社会的开放度,要引领我们国家科学研究,聚集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然后进行人才技术储备和人才和技术向产业向社会辐射这样的功能。

发挥大科学装置集群优势,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汇集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并统筹基础研究、前沿高新技术、战略性工程技术,形成一批支撑创新发展的技术产业成果,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要建设任务。除了同步辐射实验室外,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装置也制定了自己的建设规划。

中国科学院等离体物理研究所托卡马克研究室 副主任 龚先祖

通过未来3-5年的研究,我们将在核心技术上,验证高约束稳态等离子体运行的可行性,探索出1-2种适合未来反应堆的运行方案。

稳态强磁场装置总工程师 高秉军

我们想把超导磁体再提高一点 水冷磁体再提高更多一点 如果是做到45万(高斯) 应该是世界纪录的东西 我们的目标是75万(高斯)

除了科研机构外,眼下安徽各相关职能部门也正在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个领域,集聚创新资源,加快推进七大平台建设,并围绕科学中心的四个层级建设任务,结合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将组织实施大型科技行动计划,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着力培育经济发展原动力。

安徽省发改委创新处 处长 朱的娥

我们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有效的创新网络,促进承担单位具有更大的创新自主权,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汇集一批全球的顶级人才,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力量。

安徽省科技厅 副厅长 罗平

从科技重大专项、重点实验平台、自然科学基金、包括人才引进等方面呢,依托省里面的计划和项目,予以支持,为争取国家项目,打好基础,做前期的培育,做好全方位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