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五次会商会议新闻发布会举行

09.06.2014  19:10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6月6日,合肥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五次会商会议在滁州市定远县开幕。作为整个会商会议的首个环节,一场新闻发布会于6日下午打响了头阵。宏观到如何在合肥经济圈发展中发挥各自作用,微观到如何在具体工程中担当责任,新闻发布会上,合肥经济圈六市(县)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对记者的提问侃侃而谈,介绍合肥经济圈建设的清晰思路,展望合肥经济圈的美好愿景。

  不断扩大合肥经济圈辐射力和影响力

  人民网记者:作为合肥经济圈核心城市,如何在“做强”上下功夫,发挥核心城市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与圈内各市县携手共同推进合肥经济圈发展?

  合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构建合肥经济圈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精神完全符合。合肥经济圈与南京都市圈、武汉经济圈是相邻城市圈,在国家主体功能区“两横三纵”城市化布局中同处于长江发展横轴,形成跨东部中部地区的“宁合汉结构”,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年多来,合肥市与圈内各市县紧紧围绕规划修编、交通衔接、产业发展、环境同治、人才交流等课题,深化合作发展,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取得了累累硕果。

  “十一五”以来,合肥经济圈建设由概念走向实践,并在会商机制、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合作、联合招商、市场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科教资源共享、干部人才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表现在:构建了多层次协调推进机制。建立了党政领导高层互访和会商制度,共同推进合肥经济圈建设。从2010年开始,先后举办了四次合肥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会商会议,确立了直购电试点、区号统一、轨道交通、引大别山优质水源、工业走廊建设等13项合作专题;编制完成合肥经济圈发展系列规划。合肥经济圈各市(县)携手合作,联合编制了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合淮同城化总体规划,以及县域经济、工业、农业、轨道交通、城镇体系、合淮合六工业走廊等10个专项规划;共同签订了合肥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产业、人才交流培训、新闻宣传暨文化旅游、共建蔬菜基地等13项合作框架协议;合力推进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机场、公路、水运、铁路、通信等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全面促进产业合作互动发展。在农业、工业、能源、科技、旅游、商贸和园区共建等方面均有重大作为;着力实施环境同治计划,通过开展环境联合整治,经济圈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携手开展对外宣传推介。经济圈城市媒体对圈内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进行全方位、高层次宣传。通过开展一系列联合宣传推介活动,经济圈对外影响力不断增强。

  合肥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携手圈内兄弟城市,以“带动周边、服务全省、影响全国”为目标,抢抓新机遇,再造新优势,力争在经济圈交通互联、产业共兴、环境同治、资源共享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不断扩大经济圈辐射力和影响力。

  推动淮南-定远化工基地组团发展

  新华社记者:如何实现淮南市煤化工与定远县盐化工的互动?

  淮南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淮南是全国14个亿吨煤基地之一,煤炭资源丰富(153亿吨),是理想的动力煤和煤化工原料;定远县岩盐储量为全省之最(17.3亿吨)。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和定远盐化工基地在安徽省政府重点打造的化工基地中三居其二,区位上两市交通便捷,产业上互补明显。

  推动淮南-定远化工基地组团发展,通过产业互补,信息互享,资源互用,可以降低两地的发展成本,有利于提升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及定远盐化工基地品牌力和影响力,有利于将两地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和长三角化工中间体与精细化工产业转移承接地,并形成与华东地区其他大型石油化工、煤化工基地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格局。

  多方发力促进区域一体化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当前,合肥经济圈各市(县)互动频繁,六安在推进合肥经济圈建设中有什么优势和亮点?下一步如何更好推进合肥经济圈建设?

  六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六安是合肥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合肥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在推进合肥经济圈建设中优势明显,亮点纷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区位优越、生态优良、环境优越、互动频繁。

  下一步,准备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公路方面,推进环巢湖旅游大道等建设,完成312国道升级改造,加快合六南通道建设;铁路方面,推进商合杭客运专线、合六、合桐舒城际前期工作;水利水运方面,加快龙河口水库向合肥供水、淠河灌区向淮南供水工程建设,实施杭埠河、丰乐河等航道升级改造,配合开展江淮运河前期工作。

  二是深化产业分工合作。工业方面,加快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舒城-包河现代产业园和合肥工投-舒城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设,强化六安主导产业与圈内市的配套协作;农业方面,继续开展供肥蔬菜基地合作共建,加强现代农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合作;文化旅游方面,注重圈内文化融合互动,联合推出环巢湖、红色旅游等精品线路;商贸方面,积极承接合肥等市大型流通业在六安设立分支机构,共同举办名优特新产品展销会,联合开展招商推介。

  三是开展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大气污染和流域治理为重点,建立生态保护协调推进机制;加大大别山优质水源保护力度,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四是推动资源平台共享。完善人力资源共享平台,继续联合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扩大与合肥市干部交流挂职领域;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构建要素市场一体化平台,加强金融、证券、保险、版权交易等对接,积极推动社保、公交一卡通尽快实施。

  引江济淮和合安九城际高铁有望明年开工

  合肥日报记者: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一体化一直是经济圈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按照“先近期后远期、先经纬后纵深”的原则一批重大工程已经或即将开工。引江济淮和合安九城际高铁两大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即将获批,桐城市作为项目的重要建设地,将如何推进这两大工程?

  桐城市发改委负责人:引江济淮工程是我省最大的水利综合项目,是淮河流域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战略性工程,桐城境内引水线路长55公里左右;合安九城际高铁工程是全省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桐城境内长达50公里左右,拟设两个站口。按照部署,这两项重大工程明年将相继开工。

  下一步,桐城市将结合实际,抓好工程涉桐规划;成立组织,高标准推进工程前期工作;加强合作,协力推进项目进程。总之,我们将按合肥经济圈达成的交通基础设施合作框架协议,抓好落实,把美好的蓝图早日变成现实。

  借鉴合肥制度成果,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安徽日报记者:定远融入合肥经济圈目前进展如何,有哪些具体举措?滁州市已整体加入合肥经济圈,定远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融入的过程中如何保持领先态势?

  定远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定远自“入圈”以来,借梯登高,全力推进,对接融入,合作成效有了新提升。基础设施共建方面,重点推进S101(合相路)、S311(乌曹路)升级为国道的前期工作,积极对接与肥东县、长丰县等县际连接道路项目。合肥-定远城际铁路、定远-新桥机场快速通道已列入经济圈重点推进项目,前期工作顺利;产业合作方面,签订了《合肥经济圈合肥定远产业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两地产业合作的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对接工作机制,搭建了合作发展平台。与肥东循环经济园、包河工业园开展合作共建,一批化工及配套项目加速落户定远。与圈内城市在企业交流合作、文化旅游合作、人才交流深层推进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实质性进展。

  借合肥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五次会商会议东风,定远将继续巩固成果、深化合作,为加快经济圈建设作出更大贡献: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对接合作,加强旅游和商务对接合作,深化主流媒体合作机制,完善新闻资源共享平台,扩大经济圈影响力;进一步加快定远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积极打造合肥市“后花园”;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交流对接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接合作。合力推进合肥-定远城际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学习借鉴“合肥速度”、“合肥模式”、“合肥路径”等先进的制度成果,努力打造政策“洼地”,促进定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与经济圈城市的全方位合作

  人民日报记者:滁州于去年年底整体加入了合肥经济圈,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对于下一步深化与合肥经济圈的合作有哪些构想?

  滁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去年年底,滁州市整体加入合肥经济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动对接,今年4月份组织党政代表团到合肥市学习考察,高位推进合滁战略合作,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并在随后的市委常委会议上提出“学合肥、找不足、定规矩、抓规范”要求,要求全市范围赴合肥学习考察,引导两市对口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规划方面,在修编滁州城市总体规划时注重与合肥、淮南等市相关规划衔接,于去年12月顺利通过省规委会审查;交通方面,合肥-滁州-南京城际线已列入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2020年近期建设项目;水利方面,与合肥市共同推进驷马山四级站干渠工程前期工作,可研报告通过水利部审查,初步设计获得省发改委批复,即将开工建设;农业方面,组织参加2013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上报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77亿元。借助合肥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平台,8家企业与合肥市采购商签订协议;旅游方面,去年8月,全市整体加入合肥经济圈旅游合作组织。在合肥举办“2014滁州旅游推介会”,签署了合滁两市旅游合作协议。定远县6个旅游景点编入合肥经济圈旅游线路,开通了合肥至定远旅游直通车;产业转移方面,截至去年底,合肥在滁州投资项目达到240多个,总投资近500亿元,亿元以上项目近50个。

  2014年是滁州市融入合肥经济圈的开局之年。下一步,滁州将突出规划引领,坚持交通先行,实行产业联动,强化旅游互动,推进环境共治,开展科教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与经济圈其他城市的全方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