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百岁老人爱情故事:扯块红布娶新娘相濡以沫70载

20.05.2015  12:52

钱荣斌搀扶老伴做下,让记者拍张合影。

老爷爷今年101岁,还会骑自行车去买菜,跟菜贩讨价还价,怎么也闲不住;老奶奶今年92岁,性格却截然不同,在椅子上能一坐一整天。然而,这样两位性格截然不同的老人,已在“叮叮当当”中携手走过75年。昨天,在“5·20”(谐音“我爱你”)即将到来之际,钱荣斌和老伴钱薛氏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爱情故事。

□爱情

结婚之前,两人都没见过面

钱荣斌和钱薛氏都是江苏人,两家离得不远,但结婚前,两个人从未见过面,“那时候都是别人说媒,然后不给见面的。”钱荣斌老人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那时候他家里穷,连牛都没有,“现在还记得有邻居对我说,新娘子长得如花似玉,赶紧娶回来,别被别人抢跑了。于是,我就扯了块红布,然后用花轿把新娘子抬来家了。”

1940年两人结婚后,就一直在老家,直到1951年合肥老矿机厂招工,钱荣斌就从江苏来到这里工作,从那时起在此定居。“那时候合肥还没有长江路呢。”钱老说,刚开始他是一个人过来的,妻子则留在家带孩子,“过了七年后,我在合肥站稳了脚跟,她就带着孩子一起过来了。”

说到七十五年的夫妻生活,钱荣斌笑着看了看钱薛氏对记者说:“没有你们年轻人那么丰富的感情,我们就是平平淡淡,把肚子吃饱,把日子过好。”

遇到矛盾,总有一方会让步

钱荣斌经历丰富,来合肥前干过农活,也做过生意,年轻时还被日本侵略者抓去过,“当时我跟我兄弟一起被抓,他穿得好些,结果被杀了,我穿得朴素些,被抓进军营干苦力,后来总算有机会跑掉了。”

而钱薛氏一直在家操持着家务,她性格比较温和,两人遇到矛盾,一般都是女方让着男方。“我脾气有点躁,要是她也躁,那怎么办?”钱荣斌对记者说,能在一起生活几十年,性格互补也是原因之一,“平时她让着我,我是说一通后就没事了。但有时候她真的气上来了,能跟你较劲个把礼拜,都不说话,这时我就要让她了。”

钱荣斌的小女儿也告诉记者,有时候会接到爸爸的电话,“电话里他说‘妈妈真生气了,不说话,你们劝劝她’,我们就赶紧去做妈妈的工作。”

为了老伴,九十岁起学烧饭

俩人结婚以来,一直都是钱荣斌在外奔波赚钱,钱薛氏在家烧饭持家。但是,钱薛氏80多岁的时候,身体开始大不如前了,心疼老伴的钱荣斌,就在90岁高龄的时候开始学习烧饭。“年轻时爸爸根本不烧饭的,后来从头开始学的,味道还不错呢。”他们的小女儿告诉记者,妈妈有气管炎,老是吐痰,父亲就帮她弄,“冬天的时候,爸爸也不让妈妈出里屋,因为里屋有暖气,晚上都是他自己出来倒开水,端进去给妈妈喝。”

钱荣斌说,他俩相濡以沫了一辈子,从以前的贫穷困难到现在子孙满堂,他们感到很满足,“刚结婚时有老人说过,我们可能不太合,但真过下去也行,会在‘叮叮当当’的吵闹里过完一生,我觉得还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