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刊登三十五中西藏班和他们的校长

16.03.2016  09:40

  ○范德标来到宿舍,与西藏班学生促膝长谈

  合肥市三十五中学,是一所在西藏声名远扬的内地学校。该校的西藏班创办于2001年,现有藏族初中班9个(含援藏干部子女班3个),藏族高中班6个。该校15年来,接收了来自西藏各地的初高中生1650余名,截至目前已有1108名学生毕业。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这所学校跃入了全国内地西藏班(校)一流行列,创造了备受赞誉的“合肥西藏班现象”。

  范德标,就是这所中学的党支部书记、校长。他主持过《内地藏族学生三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汉藏合校特色化发展实践研究》等多项省级立项课题,并先后获得“全国教育援藏先进个人”、“西藏自治区教育专家”、“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为民族教育工作贡献了力量。

  ○在食堂里,范德标向西藏班学生了解伙食情况

   农村娃抓条黄鳝送老师

  20多年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范德标,来到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的一所中学当了语文老师,学生大多是农民家的孩子,都是边上学边干农活,有的渐渐就不来学校了。

  范德标得知情况后,走访了所有农村学生的家庭,帮助干农活,动员他们让孩子来上学,向困难家庭捐钱、捐衣服,还自掏腰包垫上学习费用,与家长和学生拉近了距离,“农村的孩子,性格内敛,要多鼓励,树立他们的信心。

  有一次,一位学生病了,范德标让他住进自己在学校的宿舍,悉心照顾他。而离家路途远的学生,晚上课桌一拼就住在教室。范德标总想着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这些农民的孩子,远近乡村的老百姓都知道这所学校的范老师人品好、水平高,他带的学生大多数都考上了中专、高中。

  农村的学生很朴实憨厚,不会用美丽的辞藻感谢老师,常常是从自家地里掰几个玉米棒子,或者在河沟里抓几条黄鳝,送给他们心中最敬重的范老师。

  ○新年来临之际,范德标和西藏班学生一起许下心愿

   西藏班”校长以校为家

  5年之后,范德标被调往合肥市三十四中担任政教主任,他就住在学校里,每个月才回家一次,从抓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带动学风日益改善。

  2001年,合肥市三十五中学承办西藏班,范德标被选调进校专门负责西藏班的管理工作。2008年他担任了书记、校长,仍然是连天带夜地工作,经常一两个星期不回家一趟。他立下雄心,一定要使西藏班成为合肥市民族教育的亮点,成为全国内地西藏班中的佼佼者。

  他成天“”在西藏班,边教学边管理,睡的是椅子,吃的是方便面。他走进市场,调查行情,为学生吃好每顿饭精打细算;他手里的电话,成为藏族学生家长的“热线”。每年春节、藏历年,他在学校组织家长、学生、食堂师傅一起做藏民传统食品糌粑,与藏族孩子们一起吃“古都”、跳“果谐”。

  平时,他进课堂、查宿舍、看食堂,给想家的孩子安慰,给受挫的孩子鼓励,还给生病的孩子端汤喂药。没有寒暑假、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短短几年,他患上腰肌劳损和严重的胃病。来自西藏山南地区的藏族老师索旺在学校近4年了,他说:“范校长很少回家,总是看见他和藏族学生在一起。

  ○在校园里,范德标和西藏班学生愉快地聊天

   藏族学生的“合肥阿爸

  做学生“学习上的良师,思想上的益友,生活上的慈母”是范德标最真实的写照,他把“爱的教育”作为民族教育的根本。范德标能叫得出西藏班许多学生的名字,知道来自哪个地区,学习成绩怎么样,性格特点是什么,甚至还能说得出有几个叫丹增、曲珍的同名学生。

  2012年夏天,初一(2)班的扎西平措踢足球胳膊骨折,范德标打饭端汤送到宿舍,还帮他洗头洗澡。

  西藏班几乎每一届都有一两个孤儿,他们自然就成了范德标的干儿子。范德标每个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钱来补贴他们生活,直到中学毕业。

  有的孩子已毕业,范德标的资助还没有间断。来自西藏牧区的2007届学生扎西,毕业后得了胆结石,范德标闻讯后,立即汇款给他,还帮助联系医院做手术。

  在校园里,常常可以看见他步履匆匆地穿梭在教学楼、学生宿舍和餐厅,在花坛边、操场上与学生交流谈心,夜深人静时,还不忘到学生宿舍转转,给这个同学压压被,给那个宿舍关上门,藏族学生都感动地称他为“合肥阿爸”。每当这些藏族孩子毕业离校时,他们都流泪拥抱着“合肥阿爸”范德标久久不愿分开。

   藏族诗人赞誉这所学校

  “现代学校一定是开放的、创新的、国际化的,一个学校的校长,要有现代教育的眼光,跟着时代的节拍,拥有教育的情怀,乐于教育,向善、向上。”范德标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努力创设悦目怡心、充满生机的育人环境,该校获得了全国首批心理健康特色学校。

  他们还进一步加强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积极创办好《江淮格桑花》校报,打造校园文化名片,将校风、校旗、校徽设计于文化名片之中,扩大品牌影响力,做好教育宣传工作。2015年,学校的校旗、校歌、校徽、校训全部入选教育部品质提升实验区成果展,成为合肥唯一一所校旗、校歌、校徽、校训四项皆入围的学校。

  西藏班学生学习、生活在这里,俨然已经有了家的感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拓展训练,不仅充实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健全他们的心智,让他们以更加阳光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拉旺丹增老师是一位藏族青年诗人,曾经在《西藏文艺》发表过十几首藏文诗歌,不久前才从西藏江孜县来到学校,在他的眼里,这所学校“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特别是汉族教职工和蔼可亲”,他从心里爱上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和每一位汉族同胞。

   心里牵挂的最是西藏班

  “扎扎实实为西藏班师生办事”,成了范德标工作的“启动点”。在制度化管理上,建立了“代理家长”制,形成了班级管理、“代理家长”管理与家庭管理的结合体,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看、带、疏、训、教”的“五字方法”工作,把学校管理与家庭要求结合,在细微处焕发出人性和人情的光彩。藏族老师达娃普尺去年9月来到学校任教,她感到在这里的生活和远在西藏日喀则市的家乡一样温馨。

  “认认真真探求内地西藏班跨文化教育的规律”,成了范德标工作的“支点”。2005年,他和其他老师所带的两个班学生获得内地西藏班(校)语文学科第一名。

  工作的劳累加重了范德标的胃病,几次发生胃出血,但他仍带病工作。他曾因血压极低在工作中晕倒,他曾因忙工作而未及见上病危父亲的最后一面,他也常叹息不能在病重的母亲膝下尽孝。女儿骑车不慎摔伤,有一段时间他和妻子各请半天假在家看护女儿,但心里还是放不下学校,一待妻子回家,就打车心急火燎地赶到学校,一头扎进工作,直至凌晨。他只有一个质朴的想法,要把白天耽搁的半天时间补回来。

  为了藏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范德标坚持扎根在西藏班,一年两年也许不算什么,难能可贵的是他已坚守了近16年。

   汉藏融合教育硕果累累

  范德标主持学校全局工作后,大力推进学校各项制度的改革,大胆提拔了一群能力强、作风正、愿吃苦、肯奉献的中层干部,形成了依法治校、科学发展、团结和谐的新气象。

  他积极探索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带领学校广大教职工一方面继续加强西藏班的科学管理,另一方面把西藏班的管理模式引入汉班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推进汉班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汉部实行寄宿制,高中开设艺术班,与省示范高中共建等一系列举措,为学校发展带来了生机。

  现在,学校汉部教育教学工作也取得很大的成绩,在生源质量相对不佳的情况下,中高考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近半数高中毕业生拿到了本科录取通知书,圆了大学梦。2013年、2014年、2015年分获合肥市高中综合质量评价一、二等奖,告别了学校高中教学一直处于低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