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能源汽车跑出“加速度”

28.09.2015  13:54

  国家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12.35万辆,同比增长3倍。与此相呼应,包括力帆股份、比亚迪、长城汽车、江淮汽车在内的车企大量募集资金,用于新能源汽车项目。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的敏锐感知、坚定动作正昭示着一个事实:新能源汽车的春天真的来了。

  在机会到来时,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它。当政策的靴子逐渐落地、市场的培育渐趋成熟、技术的阻碍逐渐克服,合肥已经在积累中占得先机。2009、2010、2013年,合肥抓住三次机遇,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先驱。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完成率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在机动车保有量的占比位居全国第一;新能源公交车的占比全国第一;推出全球第一条纯电动公交路线;全国第一个实现电动轿车大批量外销的城市……合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创了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多个第一,树立座座丰碑。

  在新的政策机遇、新的历史条件下,合肥正锐意进取、砥砺前行,朝着打造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基地进发。

  抢抓机遇,新能源汽车跑出“合肥速度

  2009年,我国开始实施“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合肥是跻身试点的13个城市之一;2010年,国家“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出炉,合肥再次进入试点城市名单;2013年,合肥再次入选国家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国家层面的重视,让合肥觅得发展先机。

  截至今年7月底,合肥市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6万辆,其中包括新能源客车4800多辆,新能源乘用车近1.1万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完成率全国第一。全市范围新能源汽车推广量近1万辆,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2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机动车保有量的占比位居全国第一;在公交车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近1100辆,占全市公交车总量的30%,新能源公交车的占比全国第一。此外,我市还推出全球第一条纯电动公交路线,全国第一个实现电动轿车大批量外销的城市,新能源汽车应用走到了全国前列。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推广领域不断拓宽,逐步进入民用、公共交通和政府公务车等诸多领域。

  亮眼的成绩背后不仅是合肥捕捉机遇的能力,更是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的战略决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专题召开市委常委会议研究首批电动公交、电动轿车推广模式;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长张庆军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上下同欲者胜!战略眼光、同心协力,引领合肥新能源汽车发展驶入快车道,享誉全国。

  夯实基础,合肥新能源汽车呈领风之势

  当一辆辆新能源汽车奔跑在城市街头,当一批批新能源汽车驶出国门赢得荣誉,这背后支撑的正是合肥日益壮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从2010年到2013年,江淮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牢牢占据私人消费领域排名第一。截至目前,江淮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达13000多台。根据江淮汽车发展规划,2025年江淮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占江淮汽车总销量的30%以上,形成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共同发展的格局。

  立足于已有基础,我市不断招大引强,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夯实基础。我市先后引进美国华霆动力、普天新能源、恒能电池等公司,目前已拥有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链企业50多家,形成了年产5万辆电动车、3000辆电动客车、8亿安时动力电池、1万套电机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去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值达到112.8亿元。

  在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我市在配套设施建设领域不断加码,夯实应用根基。据统计,目前,合肥累计建设了3165个充电桩,建成1座城市级监控中心、3个信息采集监控站、10座维保站,保障了新能源汽车的运营。

  百尺竿头,打造一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基地

  全国范围内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6万辆,50多家新能源汽车及产业链企业集聚,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百亿……无疑,合肥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市力争到“十三五”末,建设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品牌影响、配套运营等居国内前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到2017年,基本形成以包河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实现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6万辆,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不低于240亿元,三年实现翻一番,税收不低于12.5亿元,三年累计增长50%以上。

  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形成,新能源整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1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不低于600亿元,在2017年基础上再翻一番;税收不低于30亿元,三年累计增长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