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站区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19.04.2016  08:29

  科技创新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灵魂。合肥市新站区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启动后,努力构建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体系,不断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有效提升了新型显示产业核心竞争力,带动基地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4月13号,在合肥乐凯复合膜生产车间,韩国LG订购的一批复合膜产品正在紧张生产,这款由乐凯自主研发的复合膜今年初实现量产,成功打破日韩企业的长期垄断,重构了世界复合膜产业版图。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永宽介绍:“复合膜是我们最新开发的一种产品,把扩散和增光结合在一起,适应了(屏幕)越来越薄的这种技术发展趋势,一季度完成销售200多万平米。”

  凭借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目前乐凯的复合膜产品已被应于LG、SBK、海信、长虹、海尔、康佳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家电企业。

  在合肥乐凯的产品展示厅,扩散膜、增亮膜、ITO硬化膜、IMD用膜、高性能聚酯薄膜、聚酯片基……各种光学薄膜琳琅满目,现场讲解的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娄永峰介绍说,通过持之以恒的科技创新,这些产品全部打破国际垄断或实现行业首创。

  “没有创新可以说企业无法生存,因为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说研发上我们投入是比较大的,每年占销售收入不低于6%,同时我们是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并对未来发展做了整体规划。”

  创新驱动发展,助力乐凯实现“华丽转身”,成功跻身中国光学级聚酯薄膜领域“领军企业”。

  为提升显示产业基地竞争力,合肥新站区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获批后,坚持将创新能力建设摆在首位,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加速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

  合肥新站区经贸发展局综合处处长范宏对记者说:“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完善我们的产业环境,是我们建设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一个核心思路,(努力)做到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创新能力的不断积累与释放,正是合肥新站区新型显示产业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根源所在。合肥京东方是最好的例证。

  从32英寸液晶屏首次实现中国制造;到研制成功全球最大尺寸65英寸金属氧化物超高清显示屏;再到研发制造最大尺寸的55英寸超高清AMOLED显示屏……依托协调高效的完备研发体系,一系列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在合肥京东方不断涌现。

  合肥京东方公司副总经理张羽:“合肥我们有研究分院,还有3个研究中心,我们中央研究院是做前沿技术研究,跟生产相关的、三五内要用的放在合肥研究院,更多我们是联合去做。”

  围绕基地创新能力建设,目前合肥新站区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各类研发平台27个。2015年,专利申请量1855件,同比增长13.1%;专利累计授权量747件,同比增长27.3%,基地内京东方、彩虹、乐凯、三利谱等行业龙头企业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大大提升了新型显示产业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合肥新站区管委会主任王文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最终是要形成协同创新的局面,使我们这个产业更具竞争力,这样一定会我们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开发区转型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记者:雷明剑、吴昊)

  记者手记:

  打造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基地,除了需要世界级的产业规模,更重要是要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新型显示作为一个“高精尖”产业,科技创新是其得以生存发展的“灵魂”,这对于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同样如此,没有核心竞争力,从何谈起“世界级”。

  从京东方到乐凯,从康宁到鑫昊……它们或是领跑世界,或是站在行业鳌头,见证着新站区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创新发展的成效。从建设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到搭建各类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再到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创新发展让基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随着产业集聚效应加速显现、产业规模不断增大,各基地还需握紧创新“拳头”,全面提升创新基础竞争力、创新环境竞争力、创新投入竞争力、创新产出竞争力、创新持续竞争力,真正成为各自行业领域的佼佼者,成为世界瞩目的产业集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