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慢行示范路有望明年开建 非机动车道拟装隔离栏

20.08.2014  12:39
导读:按照目前的规划方案,未来慢行系统将分为廊道、集散道和连通道,主要是按照每条慢行道的长度、宽度、主要服务范围、自行车流量来进行划分。

近日,我省被列“慢行交通示范省”,步行、骑行出行方式或许将成为新的时尚。记者从合肥市规划局独家获悉,《合肥市域“1331”综合交通规划》目前已基本完成,其中就包括历时近两年初步编制成的城市慢行系统规划。合肥市规划局在本月牵头会同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开展“城市规划交通月”主题活动,集中进行研讨和总结。就初步成果来看,未来合肥城区慢行系统将不乏新亮点。     

慢行系统道路分三级

说起城市道路,很多市民应该都知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而规划中,未来为骑行、步行服务的慢行系统,也将类比车行道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

按照目前的规划方案,未来慢行系统将分为廊道、集散道和连通道,主要是按照每条慢行道的长度、宽度、主要服务范围、自行车流量来进行划分。

慢行道或分时段停车

目前在老城区,很多道路原本设置了非机动车道,但由于老城区停车难的现实问题,不少原本机动车不能进入的非机动车道被管理部门划了临时停车位。非机动车道被机动车停靠,要么导致慢行受阻,要么存在安全隐患。

在慢行系统规划中,怎么解决这一对矛盾呢?设计者提出,可对慢行道旁分时段管理,比如早晚高峰时禁止机动车停靠,而包括节假日在内的其它时段,则可允许机动车停靠。

不过,相关人士表示,初步的想法是划定出慢行专用道和慢行优先道,在慢行专用道就会严格禁止机动车进入停靠,慢行优先道则通过城市管理手段加以调节,体现慢行优先、同时兼顾机动车主的利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