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强化“谁主管、谁负责”责任及“属地管理”责任

24.04.2017  20:11
  近年来,一些诈骗团伙盘踞在安徽省合肥市区,以推销假的“收藏品、文物”“婚恋网站”“推荐股票”“大宗商品交易”等四类方式,依托网络平台或公司对外地人实施诈骗。2016年8月12日,合肥被列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重点地区予以挂牌整治。
  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合肥市取得“四升两降一根除”的明显成效:2016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破案数、打处人员数同比分别上升322.12%、292.13%;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同比分别上升0.98和3.31个百分点,发案、群众损失同比分别下降22.27%、30.05%,盘踞在合肥市的诈骗窝点得到彻底根除。
  多部门齐抓共管
  2016年9月9日,合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集中整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推进会,成立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全市22个单位为小组成员单位;同时,在市公安局设立“整治办”,市综治、公安、房产、工商均派专人进驻集中办公。
  整治期间,合肥市既强化“谁主管、谁负责”责任,又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多部门打出组合拳,形成合力。合肥市综治办将打击整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纳入综治考核;合肥市公安局组织开展全警摸排、全警排查,发挥110报警平台及派出所、刑警队等部门作用,收集掌握线索,开展研判打击;合肥市工商局加强公司企业监管,摸排涉嫌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公司、网络平台,移交案件线索;合肥市房产局执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对为违法犯罪团伙提供房屋出租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处罚。
  线索摸排全覆盖
  针对受害群体均为外地人,本地几乎无警情、无立案特点,合肥市以工商、公安为骨干力量,以区、街、社区及城管、房产管理工作人员为补充,对写字楼、公司进行逐栋、逐个上门登记摸排,实现楼宇、街道、社区全覆盖。期间,对900余栋楼宇、1.6万余家公司进行摸排和核对,收集涉案线索313条,形成重点涉案线索41条;梳理重点企业800余家,清理或自行停业的嫌疑企业500余家。
  合肥市坚持以打为主,集中时间、力量、资源开展集中整治,合肥市“整治办”对外公布举报电话、邮箱,各级“整治办”还纷纷牵头召开线索摸排专题培训会,合肥市公安局通过省公安厅向全国其他省市发协查,并加大网上巡查力度,收集作案团伙位于合肥的电诈犯罪线索,开展集中串并、研判、打击,对数额巨大、影响恶劣、跨地区的案件,在省公安厅指导下开展侦查。去年7月20日以来,合肥市公安局先后打掉电诈犯罪团伙4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367名,移送起诉332人。
  合肥市“综治办”还将瑶海、庐阳、蜀山、包河、经开5个区列为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问题突出区域实施重点整治,定期下发督查通知,由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负责人带队明察暗访。为解决案件管辖和定性差异,实现整体移诉,合肥公、检、法机关专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四类”电诈犯罪提前介入,截至目前,已判决电诈犯罪分子283人。
  全面开展打防工作
  2016年5月12日,安徽省公安厅、合肥市公安局共建“安徽省反电诈中心”。11月16日,合肥市公安局正式成立省反电诈中心合肥分中心,与市公安局合成作战中心合署办公。分中心下设预警拦截、警情处置、研判打击、宣传防范四组。五大银行和通信运营商安排专人进驻集中办公。工作中,分中心紧密依托部、省两级反电诈平台,严格落实省公安厅“三班两运转、7天24小时”工作时间制度,全面开展打防工作。
  自开展预警拦截以来,分中心先后组织200余名警力进行劝阻拦截,处置警情7587起,封停阻断号码、网站835个,紧急止付涉案账号1526个,止付冻结涉案金额3028.3万元,劝阻疑似被害人9604人,劝阻成功率高达99.1%,避免群众损失1亿余元。
  (□文/图本报记者钟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