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研讨会:话备考群贤毕至 讲导向权威发声

03.09.2018  14:11

8月30日下午, 合肥 市2019届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研讨会在中国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举行。来自四县一市和合肥市区各完(高)中近400名2019届高三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合肥市教科院院长叶传平亲临现场看望与会人员并全程参加会议。合肥市教科院张永超老师主持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第一项内容,由中国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数学教研组长、安徽省 教育 规划重点项目《名师工作室平台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研究》成员朱永老师,执教了一节题为《分段函数》的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研究课。朱老师围绕全国高考试题常考的分段函数题型,以一道刚刚举行的校际联考分段函数题为线索,全面回顾了分段函数的定义及解题应关注的要点,设计了要求逐级提高、问题层层深化的5个子问题组成问题串,引导学生逐一探究解题思路、揭示各题之间的相互联系,适时对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在结课部分,朱老师给学生留下了两个拓展性试题,整个教学过程一气呵成、收放自如,学生参与充分,练习针对性强,给观摩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研讨会第二项内容,由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教育规划重点项目《名师工作室平台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研究》成员、合肥市高三数学教学质量检测命题组组长黄严生老师,作了题为《立足考纲,响应课改精神,体现素养导向》的专题讲座。黄老师首先对合肥市2019届高三调研性检测试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他不仅给出了每道题的平均分、标准差、难度、区分度等多个维度数据,而且逐题给出了最佳解题思路、学生错因分析,指出了每道题的命题思路和核心素养要求。黄老师还结合自己多年对全国高考试卷的研究心得和主持合肥高三数学质量检测命题的经历,特别是根据他对2018年全国Ⅲ卷的研究,就如何做好高三复习工作提出了:研究高考真题,发现高考试题与课本习题、例题之间的联系;强化变式拓展,发挥习题、例题的能效,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讲清核心思想,抓住问题本质,培养思维的缜密性;分析思维障碍,发展思维的批判性,提升核心素养;讲清前后联系,实现有效转化,精准确定主元,突出消元思想;抓好审题关,发现问题本质,构造过渡性问题;以及关注信息,了解命题动向等七点建议,理论联系实际,对高三复习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研讨会第三项内容,由合肥市一六八中学校长助理、合肥市高三数学教学质量检测命题组组长陆勇,作了题为《紧扣核心素养,力求精准备考》的专题报告。他从我们的教学需要经过认真研究、思考;需要重视知识网络,突出核心思维;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思维障碍点并加以突破;需要审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益等四个 话题 逐一展开。他还结合分省高考试题、我省部分学校联考试题进行了具体阐释,就改进“考点罗列、例题讲解、强化练习”和“大容量、高起点、快推进” 等低效、差费的复习模式,提出了解决建议,这就是“基础知识的回顾应由学生预习完成,并通过基础训练加以检验;例题的选择需要突出重点及思维的障碍点;解题教学与其说教解法不如说教想法,抓住重点,暴露问题才有意义;训练穿插,突出变式,强化通法,有训练一定要有评价”等,针砭时弊,字字有力,真知灼见,发人深思。

张永超老师在主持研讨会及会议总结时强调,一定要坚持执本(高考大纲说明和教材)究源(高考全国真题来源)求高效(低效、无效的课或检测、练习要尽力杜绝)、固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中差生)培优(中差生提升计划,优生进一步拔尖)赢丰收的原则,组织好高三复习工作;一定要在精深研究、精准施策上下功夫,重视合肥市三次模拟考试及调研性检测试题的研究和使用,不关注或少关注分省高考题和其他地区(学校)模拟题,以便集中精力、瞄准方向,切实提高复习备考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这是2019届高三数学复习第一次全市性的教学研讨活动。根据计划,2019届高三数学复习研讨和研究活动将陆续展开。这些活动,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市高三数学复习工作再上新水平、再攀新高峰。(合肥市教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