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消协发布消费提示

15.06.2015  17:48

  丹麦的奶油曲奇、韩国的餐后小饼、日本的牛初乳奶糖……电商平台上各种进口食品销售火爆,部分品种甚至比国产还便宜。但网购进口食品是否可靠?合肥市消协上午发布消费提示,买进口食品要“三观”。

  合肥市消协上午表示,价格公道,新鲜感十足的进口食品得到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在购买前,消费者尤需“三观”:

  “一观”:所有进口食品都必须具有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进口食品卫生证书》才能够进行合法销售,上面注明了该进口食品的详细信息,并加盖出入境口岸检验检疫部门的公章。消费者如有疑问,可要求查看该进口食品是否有相关证明,或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查询。

  “二观”:要看包装上是否有中文标签。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体现的信息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配料的定量标示、净含量和规格、日期标示、贮存条件、原产国国名或地区区名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辐照处理过的食品应在食品名称附近标示"辐照食品",对使用辐照处理过的原料,应在配料表中标明;对转基因食品的标示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另外,按照要求,食品标签的中外文需一一对应。此外,如果消费者购买的是特殊膳食用进口食品,还应注意包装上是否标有中文营养标签;如果是购买进口保健食品,则需注意中文标识的左上方是否有蓝色保健食品标签。

  “三观”:消费者在购买时要尽量选择信誉好、经营规范的大型商场、超市,如需网上购买,在签收时多加小心。如果发现食品的包装袋、包装盒磨损陈旧,金属包装脱漆生锈,图案印制粗糙低劣,封口处有再加工的痕迹,生产日期、保质期处有涂改粘贴痕迹,最好第一时间与卖家交涉。同时购买时切记要索要购物凭证及发票,以便事后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