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新增中小学全部为定点学校

12.06.2015  17:04

  日前,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以公办学校为主,与城镇户籍学生混合编班,统一管理,实现‘三个一样’(一样就读、一样升学、一样免费)”。

  这也意味着“外来娃”能更好地享受零障碍入学。其实,合肥市早就走在前列,率先实行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享“同城待遇”。在今年的教育工作会上还明确提出,全市新增中小学将全部为定点学校,在逐步扩大定点学校的基础上,直至最终取消。

   【政策】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学上

  很快,2015年的7月又到了,在合肥很多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可以报名上学,开开心心地待在爸爸妈妈身边了。

  对于这一切,来自重庆的冉先生深有感触,因为就在去年的7月份,他和妻子悬在心中许久的“大石头”才落地。

  2008年,冉先生和妻子从重庆来到合肥打拼,女儿出生后就在经开区上幼儿园。可是,对于孩子上学一事,两人颇为揪心,“很早之前就为她上学的事情着急,甚至做好了‘不能在合肥上就送回重庆’的决定,但孩子不待在身边,想想就难受。”

  于是,他一直都在关注合肥的入学政策,当知晓“外来娃”也能在合肥读书后,赶紧和妻子着手准备入学材料。

  去年秋天,冉先生走进了经开区的一所定点学校。学校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实行统一编班、统一教学,和城里孩子享受同样的待遇。

  随着合肥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将来肥工作,随迁学龄子女也会越来越多。

  同冉先生的女儿一样,越来越多的随迁学龄子女走进了合肥的定点小学,越来越多的“冉先生”也能更加安心地在合肥务工。

   【亮点】

  随迁子女入学享“同城待遇”

  据悉,从2000年开始,合肥市在全省率先实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里孩子一样,可以就近到定点学校上学。

  不得不说的是,针对各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升学难”的问题,从2010年开始,合肥市还率先提出五个“百分之百”政策。

  即,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百分之百有学上,百分之百上公办学校,百分之百享受“同城待遇”,百分之百与本市户籍考生“同等标准”录取省市示范高中,百分之百录取到合肥市高中阶段学校就读。

  而这个政策已被中宣部理论局作为如何实现教育公平的典型案例编入《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一书中,并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

  尔后,全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定点学校不断扩容——2012年有175所,2013年有195所,2014年增加到了206所。

  【期待】

  扩大或将最终取消定点学校

  作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合肥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实行市民化不仅仅于此。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2015年全市教育工作会”上,就传出来一项好消息——今后,全市新增中小学将全部定为定点学校,扩大定点学校数量。

  令人欣喜的是,在刚刚召开的“2015年合肥市区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媒体通气会”上,这个消息就兑现了,今年又新增了12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定点学校数又有了突破,总计218所。这也意味着,“外来娃”们今后入学将更便捷。

  值得期待的是,早在此前,教育部门就传出消息,随着外来人口数量的增加,就全市而言,根据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最终定点学校这一块全部要放开。

  即合肥市将在逐步扩大定点学校的基础上,直至最终取消定点学校,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焦点】

  定点学校的尴尬

  在合肥市靠近一环的地方,有所定点小学,总共有12个班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第一批合肥市确定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定点学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到了75%。

  “周围有比较大的农贸市场,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该负责人介绍,根据政策,学校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实行统一编班、统一教学,和城里孩子享受同样的待遇。

  在教学过程中,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随迁子女的家长与学校联系偏少,相对来说,家长很少主动与学校联系。“他们本来就忙于生计,对于孩子的管理,自然就少了。”采访中,他还说了一个例子,“有次发现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跟家长联系,家长只是发来短信,说‘头疼’。”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在教授学生课业的同时,特别注重与家长的沟通,经常邀请专家为家长授课,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

  不得不说的是,摆在定点学校面前的,还有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很多合肥户口的家庭,家长一听说是定点学校,就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就近入学,宁愿花很高的择校费让孩子去其他学校。”尽管定点学校的学生根本不是问题,然而,这一现象却不得不被关注。

  不过,采访中,该负责人也说了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几年前,每到一年级招生,学校的本地生源只有十几个,而现在这个数量在逐渐上升,今年一年级招收了90个学生,本地生源超过了一半。”在他看来,这也是社会观念慢慢转变的表现。

  与该负责人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一所初中定点学校的负责人。自2000年发展成为安徽省公办学校中首个招收农民工子女的试点学校,“这些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身上,真的有很多优点,很能吃苦,又自立,值得学习”。

  相关链接

  市区新增12所定点学校

  瑶海区新增2所定点学校,为蚌埠路第五小学和大店小学,新增学位200人。目前,该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定点学校共计22所,小学15所,中学7所,占区属学校一半以上。

  包河区今年增加了1所定点小学,达到25所。其中小学19所,初中6所。

  蜀山区则新增3所定点学校,今年该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定点学校总量增加到30所,包括小学20所和初中10所。

  高新区今年新增1所定点学校,即合肥市城西桥学校,目前定点学校达到6所。

  合肥经开区今年定点学校达22所,比去年增加3所。

  新站区今年新增了2所定点学校,分别为合肥市关井小学和71中学小学部,净增135个学位,目前该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定点学校总数达到8所。

  向学校提申请注意时间

  在今年的7月13日~17日,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根据暂住区域,向服务区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由服务区学校审核合格后入学。如服务区学校学额已满,由区教育体育局统筹安排入学。因特殊情况未办理报名手续的,于7月29日~7月31日到服务区学校办理补报名手续。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报名登记须提供以下材料:

  ①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合肥的经商营业执照或合法的劳动合同。

  ②暂住证或居住证(持证居住满1年)。

  ③户口簿和身份证。

  ④小学一年级新生,应出具儿童出生医学证明,儿童预防接种证(须经疫苗接种地点查验盖章);初一新生,应出具学籍表(毕业学校须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