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扶持产业发展“1+3+5”政策出台

03.06.2014  18:25

  新引进“大块头”工业项目,最高补助1000万元;挤进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的队伍,奖300万;开很多个早餐网点,最高给150万资金支持……从5月30日召开的合肥市扶持产业发展“1+3+5”政策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合肥今年将安排近27亿元扶持工业、服务业、农业、自主创新、文化产业等五大产业发展。

  工业 引进大项目,最高补助1000万元

  新引进一个大项目,合肥市将自掏腰包给予补助。

  在政策中看到,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新引进项目,按照固定资产计划投资额的5%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助。

  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比如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300亿元、2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增幅超过当年合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增长水平且当年盈利的工业企业,合肥市将分别给予企业管理团队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每上一个台阶奖励一次。

  企业质量戴“国字帽”,奖200万

  中国质量奖、安徽省政府质量奖等是很多企业努力的方向,政策规定,对首次获得中国质量奖、安徽省政府质量奖、安徽省卓越绩效奖的企业,在已获国家、省奖励之外,分别给予200万、50万、20万元奖励,对首次获得合肥市政府质量奖的企业,给予60万元奖励。

  “对获批筹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的,给予示范区所在地政府或管委会50万元奖励。”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自主创新 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每件奖5000元

  你有发明专利吗?只要你爱发明爱创造,就可能获得合肥市给的现金奖励。

  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不论你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将给予5000元的奖励,单位和个人当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件以上,给予单位(专利研发管理团队)和个人5万元奖励。

  此外,对当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30件、50件的企事业单位,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奖励,对单位和个人申报的发明专利进入实质性审查阶段的,每件分别给予单位和个人1000元、500元奖励。

  服务业 新建改造公益性菜市场,每个支持50万元

  合肥市将采取“借转补”的方式,对标准化菜市场、公益性直销菜场、社区蔬菜直销店和平价蔬菜流动车等蔬菜流通体系建设给予预拨专项资金。

  比如,对新建改造符合规范的合肥市城区公益性菜市场,按50万元/个给予预拨专项资金支持,对社区蔬菜直销店达20家以上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产品流通企业,新建改造符合有关标准的社区蔬菜直销店,将给予80万元以上预拨资金支持,对平价蔬菜流动车进小区内达10辆(含)以上的经营企业,给予50万元以上预拨专项资金支持。

  电子商务基地培训1000人,预拨100万

  根据合肥市的安排,合肥市将支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重点项目建设,对新建500坐席以上的呼叫中心的企业,合肥市财政给予50万元预拨专项资金支持。

  “对服务外包、电子商务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学院、培训机构等共建实训基地,年实训规模达到500人、1000人的,合肥市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预拨专项资金支持。”相关负责人说。

  开早餐网点,最高给150万

  合肥市将对早餐工程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早餐固定网点、早餐车和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等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给予预拨专项资金支持。

  政策规定,对企业新建5000㎡以上,符合要求且相应提供配送固定早餐网点不少于30个(或流动网点不少于300个)的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按1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资金扶持,最高不超过150万元。

  文化业老厂房、老建筑改建特色文化产业区最高奖补50万

  合肥市鼓励利用老厂房、老建筑、城市旧民居等资源改建成各类特色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区),有完整的园区(集聚区)规则设计、公用设施建设和环境的改造,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并投入使用后给予50万元给予一次性奖补。

  晋升5A级旅游风景区,奖300万

  政策规定,新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的,合肥市将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同时,民间资本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演艺广场建设以及民办博物馆、展览馆建设项目,按不高于项目计划投资额的20%给予资助,最高不超过200万。

  链接 “1+3+5+N”政策

  1是《合肥市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的若干规定(试行)》;

  3是《合肥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合肥市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合肥市财政资金“借转补”管理办法(试行)》;

  5是《2014年合肥市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政策》、《2014年合肥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政策》、《2014年合肥市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和《2014年合肥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N是各产业政策执行部门按照1、3、5的规定量身订制具体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