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市委书记的教育情怀——怀念原合肥市委书记、合肥联合大学创始人之一郑锐同志

15.02.2016  15:11

2 月11日 , 一位世纪老人——郑锐同志离我们而去了。这位并不为许多年青人了解的老人,除了在青年时毅然投身抗战峰火,还在年近花甲之时与杨承宗等一群教育志士一起,创办了解放后国内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大学——合肥联合大学,那是1980年,离恢复高考不过两年。

   

安徽人历来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1978年,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在一张包产合同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1980年,在安徽省会合肥,全国第一所新型模式的大学 —— 合肥联合大学创办了。学校创办伊始,就提出“适当收费,不包分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后勤社会化”的办学方针,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勇敢的先行者。回忆这段历史时,郑锐说“一所大学想要办出特色,就必须要有敢为天下先的教育创新精神。当年合肥联合大学的成功办学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饮水思源。在我们深切缅怀郑锐书记的时候,再次翻开历史卷本,让我们重趟36年前的岁月之河,探寻他与杨承宗先生等创办合肥联合大学的始末……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各条战线拨乱反正,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迫切需要大批人才。1977年,郑锐同志担任中共合肥市委书记。当时的合肥还是个中等城市,经济实力也不强,城市发展中的困难是多方面的,但瓶颈是人才的严重不足。为解决发展中人才缺乏的问题,合肥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推行教育和劳动制度的同步改革,按农业、工业、金融等行业部门的要求创办各种各样的职业学校,培训人才。这些措施,使得没有考上学校的大部分初中、高中毕业生等得到了合理安置。

但是对于地方经济建设来说,不仅需要一般人才,更需要高级专门人才!然而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国家财力有限,高校虽然恢复了高考招生制度,但每年招生数量较少,尤其是当时的安徽高校数量少,高考的录取分数线比北京、上海等地高出许多。一方面地方的经济建设急需大批高级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大批可塑之才仅因一分或几分之差被拒之大学门外。面对这种情况,合肥市委领导心急如焚!时任市委书记的郑锐敏感意识到,依靠现有的教育体系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人才短缺难题,只有走改革新路,才能真正实现不拘一格育人才。但路在何方?

   

郑老(右二)与学校首任校长杨承宗先生(右一)   

正当此时,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杨承宗教授提出创办“联办公助,自费走读,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的新型大学的设想。杨承宗先生建议,每年在国家统一考试后,略微降低录取分数线,招收一些有培养前途和具备自费走读条件的落榜生。这一设想当时在全国教育界都是首创,立刻引起社会各方强烈反响。1980年6月2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该报安徽记者站记者胡羊的报道《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杨承宗主张招收一些自费大学生》,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应,尤其是高考落榜生及其家长,一位山西太原的读者写信给杨承宗说:“升学问题,今天是笼罩在每个家庭上的一朵乌云,很多社会问题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杨先生的这项创举,实在是大有益于青年、大有益于社会、大有益于中国。

听了这个消息后,郑锐书记为之一振,立即意识到这是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倡议,它不仅能解决发展中所需要的人才,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而且开辟了一条办学育人的新路子。这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老办法所无法解决的。郑锐书记深信,凭杨承宗先生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出不以差几分就替孩子定“终身”的见解,是完全正确的,合肥市委、市政府应当大力支持。于是,郑锐书记亲自登门拜访杨先生。 一个科学家、一个政治家的第一次接触,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创办合肥联合大学这个共同的目标,他们走动密切,经常在一起探讨,不仅成为并肩奋斗的战友,还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郑老在合肥联合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上讲话   

于是,在省、市两级党委的支持下,一个由省、市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有关大学负责人参加的“合肥联合大学董事会”很快建立起来,杨承宗教授任校长,郑锐书记担任董事长,并立即建立起一个精干的工作班子,着手筹办创建合肥联合大学。为了解决办学中的困难,尽快把合肥联大建成,所有的筹建人员都努力工作,没日没夜地奔波劳碌,一心扑在大学的筹建工作上。

对于创办合肥联大这件关乎千秋万代的大事,合肥市各界都全力支持,在郑书记的倡导下,全市机关到农村,可谓是一呼百应。省市党委、政府领导,省市教委、计委、财政、人事以及经委、建委等有关部门和各高校也都为创办这所新型的大学大开“绿灯”,鼎力帮助合肥联大解决建校、办学和推行教育改革中的各种困难。就这样,在白手起家的艰难条件下,杨承宗校长和郑锐书记带领全体创建人员齐心协力,因陋就简,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就创办了这所新型的合肥联合大学。

1980年10月11日,合肥联合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在省科委礼堂举行。时任省委书记顾卓新,省委副书记兰干亭,副省长魏心一、杨纪珂,合肥市委、市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和高校的负责人,合肥联大董事会各位董事及首届357名新生出席了开学典礼。省委书记顾卓新同志在讲话中勉励大家:合肥联大,大有可为。

现在很多的联大校友还记得一个故事:80年代初,自行车还是紧俏货,需要凭票供应,合肥联大却享有“特权”,为解决学生走读问题,董事长郑锐一次批给合肥联大100张自行车票。每天,伴着初升的朝阳,“飞鸽”、“永久”牌自行车载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年轻脸庞,就像天空中的一群群鸽子,从合肥市的大街小巷“”向设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内的合肥联合大学课堂,情景蔚为壮观……

   

郑老随省人大工作研究会来校调研学校发展   

多年来,郑老一直关心学校的发展建设,他曾经说:“合肥联大当时的专业设置就是按照合肥、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的,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比较受社会欢迎。”“大学要办出特色,就必须要有敢为天下先的教育创新精神。当年合肥联合大学的成功办学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作为合肥学院前身之一的原合肥联合大学,我经历了她在改革中诞生,见证了她在改革中发展。今天,我又感受了她在改革中锐意创新。

郑锐同志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今天他虽然走了,但他为革命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为合肥学院的创办与发展所作的突出贡献将永远留在全校师生的心中。他的功德是值得后人继承的一笔宝贵遗产!(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