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出生缺陷人群监测项目于10月全面启动

09.10.2016  15:03

记者从合肥市妇幼保健所获悉,合肥市出生缺陷人群监测项目正式启动,本项目为安徽省首个针对全市人群的监测。

据了解,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估计每年有30万~40万例体表先天畸形婴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年才表现出来的缺陷或遗传病,先天残疾儿童超过90万,约占年出生人口的5.6%。

数据显示,先心病已经成为我市新生儿的头号疾病。合肥市2015年共报告围产期出生缺陷儿1064例,监测围产儿数102212,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04.10/万。2015年出生缺陷疾病发生率前三位: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外耳其他畸形,其发病率分别达到32.48/万、12.03/万、9.00/万。

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主要有5个:准妈妈年龄在35岁以上;孕早期受过病毒感染,特别是风疹病毒感染;孕早期部分微量元素缺乏,特别是碘与叶酸缺乏;孕早期孕妇接触过X光射线或苯、铅、汞等有害物质;孕早期未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专家介绍,只要孕妇在怀孕18~24周进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胎儿身体结构的许多畸形,早发现早治疗。

据介绍,2016年7月至9月,选取包河区以及巢湖市作为项目的先期试点监测地区,通过试点监测地区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改进调整项目实施方案,于2016年10月在全市所有区县及开发区全面实施。

监测内容包括,监测地区内出生的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42天的围产儿的有关资料;主要出生缺陷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以及临床资料;出生人群的相关资料(来源:合肥晚报)

 

责任编辑:  一米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