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二环内杨树两年内增长近8倍 专家:急功近利

26.05.2014  13:09
导读:5月19日,省城宿松路上,杨絮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半个月前杨絮就到处飞了,不仅不好清扫,还迷眼睛、呛嗓子。”“杨树之所以大批量进城,是追求绿化速成的典型表现。一株同样粗细的树,银杏等树种可能需要费二三十年才能绿树成阴,而杨树只需两三年。 ”一位资深园林专家介绍。

省城二环内杨树两年内增长近8倍

5月19日,省城宿松路上,杨絮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半个月前杨絮就到处飞了,不仅不好清扫,还迷眼睛、呛嗓子。”正在清扫杨絮的合肥市美洁保洁公司的陈师傅脸上和衣服上沾着白花花的杨絮,他向记者抱怨说。

记者走访发现,合肥主城区的水阳江路、太湖路、南二环、金寨路、清溪路、徽州大道等一些道路上杨树飞絮现象较严重,此外大部分是郊区的防护林。安徽明珠园林景观公司2009年调查合肥市区二环以内的行道树显示,杨树有2948株,占总株数7.6%。两年后,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的师生对合肥市区二环以内36条道路的行道树进行调查显示,杨树23513株,占总株数的17.9%。两年里,杨树数量猛增近8倍。

“飞絮是杨树繁殖的方式,这种自然现象最短也要持续几周。”记者从省林业厅了解到,目前我省推广的杨树品种90%以上属雌性,当春季日平均气温超过15摄氏度就开始“飞絮”,树龄越大飞絮越多,气温高、风大、少雨、干燥的天气也会延长飞絮时间,并随着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扩大污染范围,这些漂浮在空气中的垃圾只有靠降雨才能净化掉。

飞舞的杨絮本身无毒,但是影响环境质量,对市民健康造成一定危害。省立医院专家表示,飞絮还可携带和传播病菌,导致鼻、眼等处产生炎症,特别是对那些容易过敏的人群,可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康贺强等9位省人大代表也呼吁严防“杨絮”灾害。他们调查发现,飞絮特别易燃,天气干燥时,严重威胁加油站、民房、树林等安全,已成一种“生态灾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