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十三五”豪迈开局

23.02.2017  00:11

    “十三五”开局,合肥经济稳中有进,蓄势冲高。工业主战场捷报频传:总量实现新跨越,工业总产值迈上万亿台阶;增速实现快提升,工业增加值增速居省会城市首位;产业布局大发力,千亿产业再添新成员……

  2016年,合肥工业红旗飘扬,在快速稳定发展中实现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为“十三五”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双突破!总量破万亿增速居首位

  总量,工业经济的“家底”,是一个城市发展硬实力的体现。

  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去年我市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实现新突破。与此同时,工业增加值总量继续位居省会城市第9位。

  总量的提升,得益于雄厚的基础,更倚重不断提升的“加速度”。去年,我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9和1.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

  双千亿!千亿新产业千亿新县区

  汽车产业,我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之一,去年迎来了大爆发,一举迈入千亿俱乐部。

  江汽集团、合肥长安,两大整车企业纷纷发力。去年,江淮汽车在“做强做大商用车、做精做优乘用车、大力发展新能源车”的战略指引下,全年产销各类整车65万辆,同比增长近10%。当年10月12日,长安汽车合肥基地迎来了第十万辆汽车下线,产能进一步扩大。当天,长安汽车合肥研究院也正式揭牌,这标志着合肥基地今后将具备从产品研发到生产制造的一体化生产能力。

  在江汽集团、合肥长安两户整车企业带动下,去年我市汽车产量达到83.4万辆,同比增长30.8%,其中轿车20.5万辆,同比增长1.1倍;新能源汽车2.5万辆。汽车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成为我市继家电、装备、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之后第四大千亿产业。实现增加值191亿元,同比增长22%,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幅12.1个百分点。

  另一个“千亿”的突破来自县区。去年,肥东县工业规模突破千亿,完成产值1062亿元,实现增加值241.7亿元,增长9.9%,成为继经开、高新、肥西之后第四个千亿县区。

  双提升!主导新兴产业提质增效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市工业近年来转型升级的抓手。去年,新兴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比重进一步提升,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据介绍,去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4%,高于全市工业增速4.1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30.4%,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速12.1%,高于全市工业增速2.2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54.8%,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主导产业是我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主导作用进一步提升。去年,全市六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1471.8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64.9%,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69.8%;增速达10.8%,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幅0.9个百分点。责编:王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