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05.10.2018  22:56

新闻摘要

近年来,合肥市紧紧依托义务教育三大提升工程,发力创建新优质学校,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扩大供给,全面提升质量,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建好学校近在家门口

今年以来,我市城区建成中小学23个,新增学位1.6万个,四县一市新建改扩建学校14个,新增学位1万个。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今年四县一市“全面改薄”规划项目77个,目前完工76个,面积达14.1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72亿元,完工面积占计划面积98.1%,完成投资占计划投资99.7%。截至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787所,在校学生72.9万人,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不仅“好上学”,更实现“上好学”。

全面实施集团化办学。目前,全市共有191所学校纳入集团化办学管理,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24.26%。到2020年,全市集团化办学学校计划占比50%,通过共享理念、管理、课程、教学、师资、文化、新教师培训等资源和信息,带动新建学校、薄弱学校或薄弱地区学校、农村学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我市实施义务教育三大提升工程(以薄弱学校提升工程为重点、以师资队伍提升工程为抓手、以素质教育提升工程为核心,全力打造合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升级版”),巩固深化新优质学校创建。2014年起,全市启动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分三个批次创建新优质学校121所,打造了一批老百姓满意的家门口好学校。今年,我市启动第四批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已审核确定45所学校,其中,农村学校29所,占第四批申报学校的64.44%。

管好政策倾斜向“寒门”

为保障每个孩子享受平等教育,我市依托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避免学生因学习困难、家庭贫困、学途过远而失学辍学。继续实行随迁子女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两为主”入学政策,各县(市)区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目前,全市随迁子女近10万人,全部就读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并与户籍学生混合编班和统一管理。

加强留守儿童关爱。目前,全市留守儿童之家1800多个,学校少年宫177所,其中乡村学校少年宫85所,实现“一镇一宫”全覆盖。相关部门不定期组织人员对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对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防溺水等工作开展专项检查。

在教育教学软件提升上,各县(市)区多措并举提升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环境设施水平。庐江县制定宽带提升计划,积极建设校园无线网络;巢湖市实施公共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工程,提升校园网络接入带宽;长丰县计划利用三年时间,统筹兼顾中北部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软硬件建设。此外,我市还通过在线课堂推进课堂异地双向同步,大力实施“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参与学校达103所,24所学校加入江、浙、沪、皖长三角千校网上结对。

投好资源辐射最基层

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我市设立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专项资金1.5个亿,已于3月份全部拨付给县(市),主要用于支持县(市)区学校设施设备购置、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等。

在做好午餐、寄宿等服务方面,今年全市公办中小学午餐服务工作预算经费达6812万元。组织开展“放心班”工程,各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少年宫等,开展体育、文化、艺术和娱乐等活动。巢湖、庐江、肥东、肥西、长丰等地设专项资金预算2000万元,为农村寄宿制学校提供生活指导、晚自习辅导、心理辅导等服务。

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上,我市加大乡村教师补充力度,推动城镇学校教师向乡村学校交流。今年,全市公开招聘乡村教师1261名,其中紧缺学科教师267名,同时,各县(市)区继续深入推进教师交流轮岗,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47位教师从城镇学校交流轮岗至乡村学校。与此同时,我市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截至目前,已组建五批62个名师工作室,全部挂牌在新优质学校,覆盖到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段、大部分学科和教师4万人次,发挥了优质教师资源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

原标题:合肥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责任编辑:吴月峰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只作新闻传播不作商业用途,若不同意转载请原作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作删除处理。联系电话:0551-65286144) 文章关键词: 合肥城乡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