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铁1号线身披“中国红” 驰骋庐州城

13.06.2014  14:03

合肥 地铁 1号线使用车辆效果图。

身披“中国红”的首辆合肥造地铁列车将于明年7月问世,2016年将运营在 合肥地铁 1号线上,未来市民可根据车体颜色来区分不同线路的地铁。昨天上午,合肥南车轨道车辆维修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开工,该项目将为地铁1号线量身打造156辆列车。

>>>亮相

首辆列车明年7月问世

2015年7月31日前,实现首辆列车交付,预计年底前完成试运营。2016年12月31日前,全部列车将交付运营。”合肥南车董事长张强告诉记者,2014年4月24日,南京浦镇城轨车辆有限公司与合肥城市 轨道交通 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车辆生产合同,全长24.58公里,全线26列156辆列车都将从合肥南车轨道车辆维修基地驶出。

未来不光是合肥,中部地区也可能用上“合肥造”的轨道车辆。 据介绍,合肥南车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维修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投资3.286亿元,拟用地500亩,建成达产后将形成新造地铁200辆/年、城际车辆200辆/年、有轨电车100辆/年的总组装生产能力。二期建成后将形成地铁、城际车辆、有轨电车的检修、架修、大修年500辆的生产能力。

>>>外观

1号线列车全为红色

率先亮相的地铁1号线列车将身穿亮丽的“中国红”套装,车身外面“飘着”两条红白相间的彩带。“在设计之初我们就考虑融入合肥元素,这两条红色线代表合肥的南北淝河,在车头部汇聚成淝水。”指着一张列车效果图,张强给记者介绍了列车的设计理念。他透露,“合肥造”的地铁列车不仅要在外观上体现合肥特色,车辆的内装也将考虑引入更多徽派元素,目前相关设计方案还未出台。

据悉,根据专家意见,未来合肥将需要15条地铁线。这么多的地铁线路交织在一起,市民如何进行区分?“车头和车身都有红色,这也是1号线车辆以后的基础色,用来和其他线路做区分。”张强告诉记者,按照国际惯例,以后合肥每条地铁线车辆都有自己的颜色,市民看到颜色就可以识别出地铁线路。

>>>车型

最高时速达120公里

目前国内的地铁车辆分为A、B、C三种车型。未来在合肥地下飞驰的“主角”又是谁呢?

合肥地铁1号线使用的车辆是采用绿色环保技术的全新B型车。列车定员950~1800人,最高运行速度为120公里/小时,每节车的造价为600万元左右。”张强介绍说,相对于传统的A型车来说,B型车比A型车要苗条、小巧一些。

轨道交通各线路的车辆选型和列车编组要以客流预测结果为依据。”张强告诉记者,从全国范围来看,上海、南京、深圳、广州的地铁采用A型车辆,而杭州、苏州、东莞、无锡等城市采用的是B型车,“合肥地铁列车与苏州、杭州的地铁车辆大体相同。

叶瑾 凌霄 本报记者 叶晓/文 王从启/图

延伸阅读

等离子空气净化

合肥地铁1号线的列车将采用光等离子空气净化装置,消毒杀菌去异味,改善空气质量,为乘客提供清爽安静的乘车环境。此外,列车还有很多便民设计。例如,新款车具有远程无线传输功能,可通过多媒体影视系统为乘客实时播放精彩节目和旅行信息;座椅、扶手等车内设施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每辆车内端都设置了残疾人扶手和轮椅区,在细节设计上增强人体舒适性和功能实用性。

可无人自动折返

新的B型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车载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智能化、自动化水平高,集列车监控、诊断和控制功能于一体,故障自动导向安全,为世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最先进的主流技术,运行时采用单司机值乘的ATO驾驶方式或手动驾驶方式,具有无人自动折返功能。

寿命可达三十年

新的B型车车体设计寿命可达30年以上,在超过寿命期后可再生利用。绿色智能环保是当今世界轨道交通装备的方向,新的B型地铁车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和节能及减震降噪技术、车辆系统所有设备均满足防火、防水、防震、防腐蚀、防雷击、防冰雹、防雾霾、防虫害、防灰尘等要求,整车性能达到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