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午季秸秆禁烧全域“零火点”

10.07.2015  11:25
摘要 : 合肥日报讯 当前,我市2015年午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基本结束,实现全域秸秆禁烧“零火点”目标。记者昨日从市农委了解到,这一目标的实现,与我市大力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密切相关。据统计,全市小麦、油菜秸秆粉碎还田率分别达95%和49.8%,创历史新高。

    合肥日报讯 当前,我市2015年午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基本结束,实现全域秸秆禁烧“零火点”目标。记者昨日从市农委了解到,这一目标的实现,与我市大力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密切相关。据统计,全市小麦、油菜秸秆粉碎还田率分别达95%和49.8%,创历史新高。

 

  在午季秸秆综合利用方面,我市坚持还田为主,推进综合利用,让秸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田里没了秸秆,农民自然不会烧了。”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午季,我市主攻机械化粉碎还田、实行联收联耕,多种渠道利用,深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今年午季,我市把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主攻方向,加强农机组织调配,午收期间全市共调配各类联合收割机1.3万台套、大马力拖拉机1.1万台套,确保了夏粮的及时收割和秸秆还田的作业需求。严格实行粉碎操作和短茬收割,加大秸秆粉碎还田力度。

 

  午收期间,全市481个行政村实行统一组织机械收割、统一旋耕还田、统一技术要求、统一收费标准的“四统一”联收联耕整村推进秸秆还田作业模式,落实联合收割机4492台次和旋耕机4419台次,近百万亩小麦油菜实现了收耕全程机械化和秸秆全量还田。据调查,实行“联收联耕”的区域,较之于其他区域亩均减少收耕成本25元,村均减少监管人员50%左右,有效地降低了禁烧成本,缓解了禁烧压力。

 

  在大力推行秸秆粉碎还田的基础上,我市坚持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五化”利用并进,因地制宜推进秸秆发电、饲料、食用菌基料、成型燃料、草编、有机肥等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转化升值。全市现有各类秸秆利用规模企业70多家,年利用秸秆20余万吨。(新闻来源:合肥在线)

 

责任编辑:  一米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