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升腾绿色工业的“巅峰梦想”

24.09.2015  20:14

  在德国柏林市舍恩贝格地区,有一座绿色智能城市示范区——欧勒夫园。现代化的建筑之间,风能、太阳能发电装置随处可见;一座座充电桩旁,电动汽车整齐停放。

  而在合肥,这一幕也颇为熟悉。在成片的厂房顶,太阳能电池板张开双臂拥抱阳光;在一个个充电桩旁,一辆辆私家车忙着补充“粮草”整装前行;在宽敞的马路上,新能源公交车稳稳行进,清洁环保。

  这是合肥践行创新驱动的缩影,是转型发展的硕果,是产业升级的精彩律动。“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高瞻远瞩的执政理念下,合肥先行先试、主动作为,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市长挂帅、有关市领导领衔十大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小组,打造合肥产业“十骏图”;开展“腾笼换鸟”,潜心追求长远可持续发展,一批绿色产业在巢湖岸边开花结果;鼓励创新创业,合肥成为逐梦者的天堂、创业者的福地;紧抓能源双控,提前一年完成省“十二五”GDP能耗下降任务,被评为全省“节能综合性示范城市”。

  久久为功,终有大成;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坚持追赶与引领并重、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并举、自主创新与开放承接并进,合肥打造了一个良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快速高质增长相兼容的成功典范。

  大美画卷,激发内生动力提质增效

  在江淮汽车乘用车三厂主焊线车间,179台机器人整齐排列、分工有序,笨重的钢板在机器人的“”下变得异常轻盈,每个机器人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迅速交到下一个机器人“”中,快速推进下一道工序。“我们测算过,大概每分钟可以生产一台车。”江淮汽车乘用车三厂相关技术人员说,这样先进的生产线,即使在合资品牌中也不多见。

  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流水。机器人与互联网的结合,代表着新型数字化生产方式的方向,也昭示着合肥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以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正在合肥不断崛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针对我市原有基础和产业特点,结合国家战略部署和世界发展趋势,2013年,我市成立了以市长挂帅、有关市领导领衔的十大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小组,将智能制造、语音技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住宅产业化、电子信息、重大车辆装备、太阳能光伏、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十大重点产业列为发展重点,强力推进。推行市领导“一对一”精准调度,实施“派单销号”,仅2014年以来就提交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了90个重点问题。

  两年时间,诸多产业迅速崛起,享誉全国。

  ——合肥平板显示产业,演绎“从无到有”的传奇。合肥也凭借此成为全国最大的平板显示生产基地。

  ——太阳能光伏产业,瞄准“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以应用促发展,独创光伏扶贫下乡工程,开全国先河。

  ——生物制药产业,积蓄发展能量,让合肥又一次站到世界发展前沿。巢湖岸边,合巢经开区与北大未名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北大未名集团将在这里打造五个“世界第一”。

  崛起的现代化产业已经成为合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今年前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71.7亿元,同比增长11.9%,高于全国、全省5.6个和3.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1195.56亿元,同比增长5.6%。前7个月,工业增加值总量居省会城市第9位,增速居省会城市第2位、中部第1位,在全省首位度达23.4%,比去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

  绿色发展,大力降耗堪当全省表率

  转型发展,让合肥经济总量得以快速提升,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实现了绿色发展。合肥在全省堪当表率。

  去年,我市单位GDP能耗0.5364吨标煤,同比下降7.61%,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同比下降2%的目标任务。从整体效果来看,“十二五”前四年,我市单位GDP能耗已经累计下降19.69%,提前一年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下降17%的能源消费强度目标。

  年度能源消费增量,我市也远低于控制指标。去年,全市能源消费增量为40万吨标煤,低于省下达增量控制指标15.5万吨标煤,能源消费增幅1.59%,低于省增幅控制指标0.91个百分点。

  其中,既有组合拳的“叠加效应”,更有新兴产业的强力助推。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我市降低污染,减少能源消耗;通过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强化企业节能意识;通过推行建筑节能,发掘建筑业节能潜力;通过淘汰老旧车辆、黄标车,进一步推动交通行业节能降耗;通过“文明餐桌”等活动,在抑制不合理消费的同时,在全社会掀起“节能风”。

  新兴产业异军突起,节能减排获得持久动力。去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2553.9亿元,实现增加值681亿元,同比增长29.7%,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幅17.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4372.6亿元,实现增加值1104.3亿元,同比增长17.5%,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幅5.2百分点。与此对应,电力、化工、建材等六大高耗能产业完成产值1490.6亿元,实现增加值306.2亿元,增长8.3%,低于全市工业平均增幅4个百分点。特别是我市正大力推进“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建设,进一步改变我市能源消费结构,助推节能减排。截止到去年底,我市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规模达到225MW,全年发电量1.9亿千瓦时,占全市全年工业用电量的1.5%,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达15.6万吨,发电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14亿元,有效缓解了我市能源压力。

  今年,我市还将探索新的节能路径。

  在全省率先建立节能量交易试点,试水节能量交易“云平台”,以市场机制有效解决能源、资源短缺问题;开展全面的能源审计工作,为企业能源利用“把脉”。

  融合推进,“合肥制造”深刻变革迈向巅峰

  两化融合,以信息化为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结合。而今,“两化融合”已经成为合肥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

  2011年4月,工信部正式批复我市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获批以来,我市从“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面,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点上抓企业示范、线上抓产业联动、块上抓区域集聚、面上抓环境优化”的符合我市工业发展实际的两化深度融合之路,实现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汽车行业,以江淮汽车集团为龙头的全市汽车产业链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实施后,实现了产品全球化同步设计和产业链全过程集成化协同开发,形成了整车企业和供应商、经销商、合作伙伴、客户等的综合业务协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家电领域,美菱、格力、海尔、三洋、长虹等家电整机厂通过开发和应用家电行业第三方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促进了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带动了上千家配套厂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了行业整体竞争力。

  “两化融合”促进了产业发展,也推进了工业转型升级,催生了新的产业。在“两化融合”推进下,我市初步形成了以国风塑业、杰事杰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群;以华东电子、四创电子、工大高科、美亚光电等为主导的公共安全产业群;以安科生物、同路生物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群……

  在国家工信部组织的合肥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验收中,验收组的负责人更是给出8个亮点的评价,合肥总得分位居所有试验区之首。

  而今,“互联网+”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它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倒逼产业转型,带来深刻变革,而在这股东风下,新兴业态层出不穷,创新创造的活力源源释放,为这座城市点亮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