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河区创新驱动产城融合

23.12.2014  18:04

                《科技日报》12月19日头版头条报道  包河,因包公而得名。这里地处合肥城郊,曾经,区内工业结构单一,生产模式粗放,产能相对不足。而如今的包河区,正以每周两个项目开工、每月1个亿元企业落户,形成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化都市产业园区,通过创新驱动“产城一体、产城融合”,正向着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迈进。 

                由于区位和传统因素,包河区内的企业大多以传统的机械、加工等为主。城市快速扩容,产业也必须一同发展,像许多地方划地“摊大饼”,包河区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都市应该怎样容纳产业的发展?包河区给出的思路是“产城一体、产城融合”。 

                在这一国家级的创新 基地 ,看不到规划整齐、楼群耸立的景象,“基地是与城市融为一体的”,包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产办主任刘圣才告诉记者,通过营造环境和服务兑现政策,一批“既有科技含量,又有文化韵味”的企业快速聚集。 

                电子商务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包河区的现代物流产业也风生水起,初步形成了三大商贸集聚区。随着合肥高铁南站的建成,将带来大量的客货流集散;而与之相邻的机场搬迁释放出的空间,又为大型仓储式商业业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合肥港综合码头吞吐能力大幅扩张,将为包河区港口物流业提供良机。 

                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