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创新驱动打造“长三角副中心”

22.12.2014  15:01

    12月19日,合肥市与中央高校首批科技成果对接会上,智能制造等160项科技成果成功对接,加快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档次,为科技城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添砖加瓦。今年前10个月,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767.2亿元,增长17.6%,占全省34%。合肥工业投资、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再次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十强,加速迈向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多年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一直占据自身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占全省1/3强,不断提升在全省的首位度和发展带动力,加速实现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新跨越、进十强”。进入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新阶段,合肥创新驱动进一步提档升级。该市重点实施“创新丛林”工程,提升创新引领产业转型的水平。今年来,以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合肥版”为契机,出台一系列更适合经济新常态的创新制度和政策,创新人才不断集聚,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创新平台不断“长大”。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和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等“四院一城”,带动合肥一批国家级、战略性科技平台的成长。今年前三季度,合肥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分别达7180件和1415件,增长45%和25%,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居第8位和第10位,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居第5位,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8.9亿元,增长32%。

 

  随着“创新丛林”持续成长,合肥加速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产业发展上,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深入企业和园区抓进度、促落实,加速推进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八大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努力培育若干百亿规模的新兴产业和千亿规模的支柱产业。通过培育产业,合肥目前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8家,正在公示17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828家。

  创新驱动持久发力,产业升级不断提速。今年前10个月,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054.5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29.5%;完成增加值547.8亿元,增长25.6%,快于全部工业13.8个百分点;完成投资713亿元,占工业投资43.6%;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767.2亿元,增长17.6%,占全省34%;完成增加值949.1亿元,增长16.6%,占全省34.5%。

  【短评】

  以创新积蓄强大发展动能

  创新驱动,是合肥近年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合肥通过机制创新、政策扶持、平台搭建,坚持产业化方向,完善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比较优势。站在迈向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的新起点上,合肥要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动摇,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以新引擎带动新增长,为未来积蓄强劲持久的发展动能。

责编:孙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