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全域秸秆禁烧“零火点”

10.07.2015  11:55

  当前,我市一年一度的夏收、夏种工作基本完成,午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也暂告一段落。7月8日从市农委了解到,我市全面完成了午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任务,圆满实现全域秸秆禁烧“零火点”目标,小麦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率达95%以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据市禁烧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对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我市高度重视,将秸秆禁烧工作置于城乡统筹的大格局中进行谋划,列入市大气污染防治九大行动狠抓落实,以让农民得实惠为根本,着力把秸秆禁烧工作作为惠民、利民、富民工程来抓,切实将秸秆禁烧的难题和压力转化为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机遇和动力,在工作思路上实行“四个转变”:一是变严管为主向管理和服务并重转变,惠农利民促增收;二是变以堵为主向疏堵结合转变,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三是变被动应付向主动破解难题转变,抓禁烧促发展,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四是变局部禁烧向全域禁烧转变,自我加压,拉高标杆,在全国全省率先推行全域、全年、全面禁烧,探索建立了秸秆禁烧常态化管理新模式。

  今年我市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主动提高补助标准,制定出台了《合肥市2015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合肥市农作物秸秆禁烧纪律规定》等政策文件,着力在禁烧理念、管理模式、工作机制、奖补政策和推进举措上创新突破。市、县财政对小麦、油菜秸秆实行机械化还田和搬运离田的,按种植面积给予每亩30元补助,补助标准高出省定标准50%;对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在享受国补的基础上,当年新购联合收割机、大马力拖拉机6台(套)以上,单季作业面积3000亩以上的,每家再享受市、县10万元补助。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上半年省、市、县共投入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专项资金1.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70万元。全市农民人均直接获取秸秆离田还田补助60元,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为了让政策落到实处,实现禁烧目标,我市建立健全环保执法体系。环保部门成立执法巡查组、现场执法组、执法督导组的三级两层环保执法体系,实行“田主责任追究制”、“黑斑倒查制”和“12369电话举报制”,形成秸秆禁烧依法处罚机制。此外,我市还建立考核奖惩体系,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实行党政同责,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奖惩和问责。对完成禁烧任务的县(市、区),给予奖励;发生焚烧现象的,给予通报批评,约谈负责人,造成严重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