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上榜“准世界城市” GDP10年以来赶超8个省会

14.08.2018  19:42

  日前,《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8)》由上海社科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推出,将公认的世界城市研究权威组织——GAWC(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最新发布的世界城市排名,与其2000年开始的五轮排名进行对比,梳理出近年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演进特点。

详细榜单

世界城市①:北京、香港、上海、台北、广州

世界城市②:深圳、成都、天津

世界城市③:南京、杭州、青岛、大连、重庆、厦门、台中、武汉、苏州、长沙、西安、沈阳

准世界城市①:济南、高雄

准世界城市②:昆明、福州、澳门、太原、长春、 合肥 、宁波、郑州、南宁、哈尔滨、乌鲁木齐

 

GAWC是什么组织?

GAWC(“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小组)创立于1999年,基本上每隔四年会对全球城市做一次评级。相比众多的国内城市评比、排行榜,这个评价注重城市的综合实力,得到了不少研究者的认同。

GAWC将入围的世界城市,按Alpha(第一梯队世界城市)、Beta(第二梯队世界城市)、Gamma(第三梯队世界城市)、Highsufficiency(第一梯队准世界城市)、sufficiency(第二梯队准世界城市),依次划分为5档12级。

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就是跟

英国伦敦、美国纽约

这些在国际上声名显赫的城市

差不多一个级别而已

我叫合肥,这是我的名片!

此处应该有自拍!

 

姓名:合肥

英文名:HeFei

别称:霸都、庐州

性格:创新、开放、进取、勇敢

语言:江淮官话、普通话

父母:安徽

子女: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巢湖市、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

住址:安徽中部,长三角东翼,东经116°40'-117°58',北纬30°56'-32°33'之间。

面积:11445平方公里

人口:796.5万人

经济篇

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合肥曾经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年轻省会城市,城市规模不大、基础建设薄弱、产业基础单一,有着先天上的不足。但这并不能阻挡合肥前进的步伐、追求远大的抱负。

1合肥威武!GDP增速全国第一

上半年合肥GDP达到了3410亿元,名义增速17.75%,在中国主要城市中名列第一,延续了过去十年高速发展的势头,打破了合肥经济主要靠房地产的说法!

 

合肥经济起步阶段对房地产的依赖确实较大,但随着人口和资本的集聚,合肥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科技中心、工业基地、创新基地,合肥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实体经济的作用日益显现,合肥经济迈上了比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固定投资、工业增速超南京

 

2017年,全国26个省会城市,

合肥规模工业增速9.4%,位列第八,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6351.4亿元,排名第六,

投资总量赶超南京(6215.2亿元)。

3合肥近五年“领跑”安徽经济

6月24日,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发布,安徽财经大学专家们带来了权威评判和解读:近五年的经济发展状况上,合肥“领跑”安徽经济。

报告指出,2017年,合肥、芜湖、马鞍山占据了经济发展“前三甲”。2017年,安徽各地区经济发展排名中,合肥、芜湖、马鞍山、蚌埠属于第一类,优势突出。而近五年我省各地市经济发展状况显示,合肥“领跑”安徽经济。

学校篇

合肥秉承着“筑巢引凤”的理念,目前已同天津大学、北京大学、北京 电影 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国内一流高校开展战略合作。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未来合肥各区都会有哪些名校入驻吧!(以下信息来自各大 新闻 网站,个别待定)。

包河区

北京电影学院

从相关部门获悉,北京电影学院有意和在肥高校合作,依托我市首个国家级“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集合三方资源优势,共建“合肥影视科技产业园”,致力于打造未来先进影像的研究中心与影视文化创意产业新的高地,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新增长点。

据悉,通过前期接洽,北京电影学院有意依托包河区“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借助北影在现代影视 教育 中的资源与未来先进影像的创新优势,利用在肥高校综合科技平台优势,拟建“合肥影视科技产业园”。

蜀山区

国防科技大学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合肥)已宣布与国防科技大学(长沙)合并,改名为国防科技大学合肥校区。这将是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校区之后安徽第三家985高校。

新站区

北京大学

2016年9月19日上午,北京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合肥彩虹蓝光以及新站高新区管委会三方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成立“彩虹蓝光—北京大学协同创新中心”。

新站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年11月,北航科学城项目在新站高新区正式奠基,这是北航走出北京,全国首个项目。北航科学城规划建设总占地面积约3000亩,总投资约75亿元。不同于其他高校办研究院、产业园,这是办分校!

新站区

西安交通大学

2016年6月14日,时任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一行到西安交通大学访问。

吴存荣表示,合肥市为西安交通大学强劲的发展势头和雄厚的工科优势深深吸引,希望双方能在产业协同创新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并在创新港内寻求更深层次的合作,携手推进政产学研合作。

该校党委书记张迈曾则表示,期待与安徽省、合肥市的紧密合作,为校地双方和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高新区

北京师范大学

2016年7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杨志峰院士一行来合肥参观考察,座谈会双方就合肥市政府与北师大开展全面战略性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经开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

总投资约20亿元的哈工大机器人项目落户经开区。包括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华东区域中心、华东制造基地及中央研究院三大板块。其中,中央研究院将设立微纳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工业智能装备、无人装备、人工智能和云技术6个研究所并成立国际机器人学院。

经开区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年5月7日,合肥市政府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将在经开区共建北外合肥校区。

北外合肥校区包括北外德国中心(合肥)、北外合肥产学研基地、合肥北外人才培养基地,还将筹办合肥北外附属学校等。此外,还考虑设立研究生院,将一部分的培养专业落地在合肥。

经开区

天津大学

2018年2月3日上午,合肥市人民政府与天津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市政务中心举行。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据悉,合肥市与天津大学此次合作,本着“政府支持、学校推进、校地共建、互惠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天津大学学科优势,围绕合肥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建立和开展深层次、多领域长期稳固的市校合作,进一步助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

经开区

清华大学

2013年12月30日,合肥市政府与清华大学成功签约,决定联合建设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选址在合肥经开区南艳湖高科技研发基地。

经开区

清华大学

2013年12月30日,合肥市政府与清华大学成功签约,决定联合建设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选址在合肥经开区南艳湖高科技研发基地。

2016年1月8日,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正式建成并全面启用,该院是由清华大学和合肥市政府合作共建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从此,全球最顶尖的公共安全研究机构,巍然屹立在南艳湖畔。

交通篇

1F全国高铁霸主、“米字型”高铁四通八达

现在,合肥是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名副其实的综合铁路枢纽,“米字型”高铁四通八达。

去年年底,中国铁路总公司、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了合肥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方案,未来合肥将形成9个方向、13条线路引入的大型放射状枢纽。

以交通为支撑,建设好城市整个的硬环境,进行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就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2F地铁3、4、5、6号地铁如火如荼建设中

今年,发改委对已批复建设规划的43个轨道交通立项城市进行摸底,筛选出30个城市完全符合新的建设条件,其中就包括合肥。

3月28日~30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铁二院在肥组织召开《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期评估分析报告》专家评估会。

近日,合肥地铁3号线传来最新消息!地铁3号线全线已有32座车站的主体结构已封顶,最后一座史河路站主体结构施工正在收尾;全线56条单线隧道已贯通35条。

3号线工程起于方兴大道站,终至相城路站,线路全长37.2公里。

3F2019年12月全线投入运营

其中,高架线4.23公里,地下线32.97公里。全线共设车站33座,其中高架站4座,地下站29座。

 

未来随着3号线的建成,合肥各区域之间的距离无疑将缩短,依赖地铁发展起来的一系列产业也跟着崛起,房屋的价值也将会随之飙升。

4F4、5、6号线,预计2021年下半年通车

除了合肥地铁三号线,4、5、6号线都传来最新消息!

预计到2021年下半年,三条新建轨道线路有望陆续通车,届时合肥公共交通出行网络会更发达。

1、4号线有望于2020年12月隧道洞通,2021年3月轨道铺通, 2021年底通车试运营;

2、5号线有望于2021年2月洞通,2021年4月轨道铺通, 2021年底通车试运营;

3、1号线三期则暂定计划2020年8月洞通,2020年11月轨道铺通,2021年11月通车试运营。

规划篇

4月16日下午,合肥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未来5年发展曝光,GDP要超1.1万亿!

合肥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都有哪些大建设?我们首先来看看已经曝光的合肥未来5年规划!

看点

01

合肥GDP要突破1.1万亿,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未来5年,合肥发展质量将稳步提高,创新动能显著增强,开放高地引领内陆,城乡融合更加协调,生态质量明显改善,文化建设繁荣兴盛,民生福祉全面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按照目标,未来5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1.1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另外,在创新、产业、城市、对外开放、乡村建设、环保、文化、民生等方面都有最新消息,我们一起来看。

看点

02

合肥成为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地

1、高标准规划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滨湖科学城,全面提升参与全球科技竞争合作能力。

2、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科学装置集群,高水平建成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等大科学装置,建设人工智能等交叉前沿研究平台,推动中科大先研院等创新平台形成示范效应。

3、在量子信息、核聚变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生命科学等领域形成一批引领性、颠覆性技术。以全球视野招才引智,引进培养集聚一大批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4、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构建最优创新生态圈。

5、基本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地、国家级产业创新核心区、全国重要教育科研区。

看点

03

合肥建设中国制造强市

1、加快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推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光伏太阳能、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促进 汽车 、家电、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升级成为全球制造研发基地,抢占量子信息、大数据、机器人、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发展先机。

2、瞄准国际标准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三次产业跨界和融合发展,高定位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把 旅游 业打造成重要支柱产业。

3、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入推进国资国企、商事制度、金融体制等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一批“独角兽”和“隐形冠军”。扎实推进军民融合示范城市建设,加速壮大军民融合产业规模。

看点

04

合肥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1、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构建现代交通体系,提升国际国内通达能力。完善“米”字型高铁网,衔接南京、福州、武汉、西安等9个方向,加快形成商合杭、合福、合宁、合武等13条线路引入的大型放射状枢纽。加密提标高速公路网,建成全国公路枢纽。

2、深入推进智慧城市、信用城市建设,构建现代城市治理体系。持续实施城市畅通工程,构建轨道交通骨干网,建成快速路网体系和“ 公交 都市”。

3、全域优化功能布局,全面实施“多规合一”,开展城市设计试点,推进城市“双修”和“微更新”,高品质打造城市地标、特色街区和人文景观。

看点

05

争创合肥为主的中国(安徽)自贸

1、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优势,积极融入全球开放体系,着力提升竞争合作水平。

2、系统提升八大开放平台功能,加快建成全国性综合航空枢纽港、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全国一流的跨境贸易电商集聚区和产业示范区,全力打造江淮航运中心。

3、构建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积极争创以合肥为主片区的中国(安徽)自贸区。

4、全面提升区域合作水平,拓展对德、对美、对俄等交流合作领域,深度融入长三角,联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5、扎实推进与皖北、皖西结对合作。增强核心作用,引领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

看点

06

合肥建设一流文化强市

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文化素养,建设一座有底蕴、有气质、有灵魂的城市。

把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全市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中,汇聚成追求美好 生活 的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反映时代、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推动文创企业、文创园区等发展壮大,不断提升合肥文化对外影响力。

打造全国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努力建成全国乃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

看点

07

合肥支持“双一流”大学建设

1民生至上,构建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

打造15分钟生活圈,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打造教育强市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网络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职教高地,支持“双一流”大学建设,创建合肥大学。

3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

提高就业质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进一步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养老待遇水平,保障中低收入市民基本住房需求,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探索新市民享有同城待遇的实现方式。

看点

08

巢湖综合治理成生态文明安徽样板

1、全面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2、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严格实施生态环境监管。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低碳城市。

3、大力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巢湖,构建数字巢湖、全域监管、系统保护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基本建成引江济淮工程,流域水质明显好转,巢湖综合治理成为生态文明安徽样板。

4、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格保护耕地。

5、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强化大气污染源监测预警和联防联控。

6、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高品质建成森林生态网络,让绿化景观绘就城市最美生态画卷。

看点

09

合肥豪掷百亿资金吸引人才进驻

除了放宽落户限制之外,合肥也出台了人才新政。明确表示未来七年内,合肥将拿出超百亿元资金,从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创业扶持等多个方面推出多重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在肥创新创业。

其中,在人才买房、租房方面都给予了很多优惠,可以说“真金白银”抢人才。众所周知,人口的流动就是财富的流动,人口流入越多的地方越值钱。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合肥,在这里安家、就业,成为这座城市的建设者,合肥建设得越来越好,配套越来越完善,城市的知名度自然也会越来越高,城市身价也会翻倍上涨。

看点

10

央企助力合肥打造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

7月20日,合肥经开区与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有限公司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标志着合肥经开区与中智公司的合作迈进新阶段。合肥人力资源产业必将开启长期、稳定、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未来将举办人力资源各类国际和国家级展会、高峰 论坛 ,拟在我市布局总部后台业务基地,设立省级区域总部。

10年超越8个省会,合肥做对了什么?

从“先天不足”的年轻省会城市,变身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了中国城市格局的颠覆者。

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合肥已经连续超越了8座省会城市,跻身中国省会城市前十强。这个“后起之秀”做对了什么?

近日,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和市长凌云都接受了杂志专访。

其中,宋国权书记接受了《中国青年》杂志专访:合肥做对了什么?讲述了合肥在人才引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大动作。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

凌云市长接受了《决策》杂志专访,讲述合肥创新发展背后的故事,擘画合肥新起点上的宏伟蓝图。

合肥做对了什么?

01

引进人才

让英雄有用武之地”,打造“养人”之城

“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这是合肥人才战略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引擎。

实施人才发展“6311”工程,安排不少于20亿元专项经费

2017年6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创新之都人才工作的意见》,实施人才发展“6311”工程,安排不少于20亿元专项经费。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力争新引进及培养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国家级领军人才600人、省市级领军人才3000人、高级人才10000人,集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不少于10万人,以人才优先发展打造新一轮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未来7年内拿出超百亿元资金

2018年4月,市委市政府又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

进一步加大力度,未来7年内将拿出超百亿元资金,从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创业扶持等多个方面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养人”环境,吸引各类人才在合肥创新创业。

从“抢人”向“养人”转变,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合肥市将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城市发展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长远的眼光、“舍得”的境界、开放的胸怀、开明的态度,努力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推动从“抢人”向“养人”转变,真正让“英雄有用武之地”,倾情打造“养人”之城。

02

改善交通

全国高铁霸主、“米字型”高铁四通八达

过去,合肥既不是古都,也没有富饶的自然资源。但是这些年的发展,合肥还是抓住了一些历史性的机遇。比如,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中,改善了合肥的交通环境。

现在,合肥是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名副其实的综合铁路枢纽,“米字型”高铁四通八达。

去年年底,中国铁路总公司、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了合肥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方案,未来合肥将形成9个方向、13条线路引入的大型放射状枢纽。

以交通为支撑,建设好城市整个的硬环境,进行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就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03

肩负重任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制造2025”试点

合肥共有50多所高校,60多万在校生规模位居全国前十,还有一大批科研院所,是有名的科教之城。合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就能为创新发展提供原动力。

合肥肩负着参与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国家使命”,是国内唯一同时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的城市,可以说左手“科技创新”,右手“先进制造”。

近年来,合肥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支持学校发展,助力培养更多的科学家和科技人才;同时,也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更多优秀企业家创新创业。

04

发展产业

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中国芯”合肥造

合肥在产业创新方面也走出了一条新路,以占全省11.9%的工业用电量贡献了全省20.9%的工业增加值,说明合肥的产业结构比较好。还有一些新兴产业,近些年从无到有。

去年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京东方10.5代线正式投产,引领全球电视面板业快速进入8K时代;

(合肥京东方厂区)

晶合12英寸晶圆项目成功量产,打破国产面板芯片几乎全靠进口的局面,实现了“中国芯”合肥造……

以合肥的平板显示和集成电路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前者集聚人才2万多人,后者已经引进海内外产业人才1400多人。

05

科学管理

对接国际一流标准、合肥“颜值”更高了

在城市建设管理上,合肥不仅加大投入,还非常注重“提质、提速、提品、提效”,紧紧围绕市民的需求。把城市建设得有品位、有特色,让城市管理对接国际一流标准。

过去一年,合肥完成植树造林3.45万亩、城市绿化1534万平方米,加强空气污染治理,成为全省唯一PM2.5和PM10双下降的城市;

合肥还建设了一批集阅读、活动、展示、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阅读空间,满足了市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合肥整治美化城市的立面环境,实施了一批夜景亮化工程,城市的“颜值”更高了,更加靓丽“养眼”了。

备注:文中部分图文资料来源于合肥晚报、文明合肥、合肥规划等综合网络。

合肥上榜准世界城市是对合肥发展的一个肯定,未来的合肥必将刷新现有的成绩,交出满意的“成绩单”,让合肥成为真正的“霸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