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各地抢抓有利时机 扎实开展水利冬修工作

24.11.2017  19:52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11月24日讯(安徽台:李丹东、钱珺陶、张鹏钢、郎溪台:盛玮、望江台:吴兵峰)      入冬以来,我省各地抓住有利天气时机,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同时根据我省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水利薄弱环节治理和提升工作,掀起水利冬修热潮。

  这几天,在宣城市郎溪县新发镇赵兴圩退建堤防施工现场,推土机、挖掘机各类大型机械正加紧作业,拆旧埂、建新堤,现场呈现出一片忙碌有序的施工景象。郎溪县新发镇水利站站长徐运介绍说,该工程投资400万元,坝顶将由原来的3.5米,加高到6米,在晴好天气情况下,30天内可基本完工: “准备在抢抓晴好的天气的情况下,28号完成土方工程。这个退建工程把退过以后,在汛期,特别是钟桥小河上游,来水量大的情况下,更大的让水在一个阶段让它泄洪出去,减少了第一联河圩,第二联河圩,及歌场圩等永林圩一些圩埂形成水流的压力。”

  今冬,郎溪全县各类农田水利工程已全面开工,累计完成投资2.1亿元。眼下我省各地正抢抓有力时机,因地制宜、群策群力,迅速掀起水利冬修热潮,打通农田水利设施“最后一公里”。在安庆望江太慈镇茶花村,村民们期盼已久的抗旱堰沟整治工程正快马加鞭,这条沟渠保障着260户近500亩农田的灌溉用水。由于年久失修,淤塞严重,灌溉能力大大下降。村里调来大型挖掘机,对渠道进行清淤作业。茶花村村民理事会会长柯占杨: “现在做的这个工程河有1000米长,清淤泥土有20多万方。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这里是省级示范中心村,美好乡村。把它搞成功以后,是一条靓丽的风景带。”

  看着眼前的农业生命线重新焕发活力,村民们十分高兴。村民柯桂旺: “原来这个沟全部堵起来了,老百姓早就盼望这个好事了,大家都盼望这个修的好好的,收成就好,大家都满意。"

  安徽各地,还紧紧围绕安徽省实施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灾后水利建设,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在池州市,总投资16.7亿元的111个灾后水利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石台县黄湓河丁香段两岸,这几天工人们正在修建钢筋混凝土防洪堤坝,相比过去脆弱的土石坝,新堤坝将牢牢锁住肆虐的洪水,彻底改变过去十年九淹的状况。项目负责人查选同: “石台县黄湓河丁香段工程可以达到10年一遇的标准,现在工程三个标段完成整个工程量70-80%左右,12月31号之前我们能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