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制秤人

28.09.2015  10:08

  王超正在校秤。

  王超正在为秤杆钻星孔。

  王超正在打磨秤杆。

  王超用水擦去秤杆打磨后留下的灰渍。

  秤杆上需要安装的精度卡口,现在也很难买得到了。

  王超正在给杆秤测距。

  晨报讯“做人和制秤一样,不做缺斤少两的秤,要讲诚信!”涡阳县义门镇上的制秤人王超家族世代制秤,他告诉记者,杆秤曾经采取十六进制,也就是说十六两是一斤。为什么采取十六进制呢,有一个解释是: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福、禄、寿“三德”,共为十六颗星星,一颗星代表一两,如果缺斤少两就意味着减少自己的福禄寿,警策买卖人时刻牢记公平交易。

  做杆秤需要刮杆、钻眼、砸刀子、标秤、打秤星,打磨,染色等近十道工序,做一杆秤平均用时四五个小时,一天能做三杆秤,做一杆秤只卖18元,利润只有5元钱,为了营生,不得已卖起了电子秤。做杆秤工序繁琐、利润微薄,使得制作杆秤这门需要潜心静修的手工艺日渐式微。王超介绍,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义门镇注册在案的制秤人有三十来人,可是到了2010年,就只有2人了。王超今年52岁,他的两个儿子虽然都会制作杆秤,但他们都无心从事这个行业,制秤的技术或许马上就要失传了。

  如今随着电子秤的普及,杆秤面临着退出历史舞台的结局。目前,中国的城区已经普遍不使用杆秤,仅一些农村的集市交易中因为传统和便利部分人还在使用着,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杆秤将成为一种文化的终结,仅仅变成一个民族的符号。

  中国新闻摄影协会会员李博文/摄晨报记者卓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