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宅不宜居 被改建后变了味

06.08.2014  15:33
○阳产土楼村
 

        (上接5版)

        《二记

        老宅湮没在私自改建新房中

        地点:昌溪乡

        档案:全乡拥有文物186处

        在距离三阳不过40多公里的昌溪,素有“歙南第一村”美誉。乡文广站站长范海滨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古民居破旧,不适宜居住,有些甚至有安全隐患,但老百姓一改建,就把古建筑改没了,“这个情况比较严重。

        政府工作进退两难

        在昌溪乡,仅元、明、清三代,进士、状元入朝为官者,正二品到七品就有百人之多,境内古祠、古桥、古庙、古亭、古水口、古水车、古牌坊、古民居比比皆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全乡一共有文物186处。

        “政府工作是进退两难。”范海滨告诉记者,一批皖南古民居临街盖在主干道上,不让居民修缮,若发生危险,政府负有责任。可是如果同意修缮,由于古建修缮费用庞大,居民们更愿意图省事,仅对临街一面进行改造。如此一来,“里面的古建部分就被遮挡住了,人站在屋外看很难发现其实这是栋老宅。

        范海滨说,自从2009年黄山市启动了“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乡里也曾有力地制止了几起私自拆改建事件。在密川村民组,一户章姓老太太在丈夫去世后,将一栋清代中期的老宅私自拆除。当联合执法队赶到时,老宅最具特色的前进部分已经被拆卸下来,构件被随意堆在地上。待一了解情况才知道,又遇到老问题:村民嫌老宅不适宜居住,想盖新房子,却苦于没有宅基地。

        “最终,在政府的协调下重新弄了块宅地基,廉价卖给村民;而拆了的老宅前进却至今都没有按要求恢复。”说起这桩案件,范海滨满是无奈,“有的村民压根不想花这个钱。

        古建每年都要修缮

        每年汛期,依山而建的皖南古村落都如临大考,需要严防死守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像皖南这种气候,古建筑按理每年都需要修缮,特别是瓦面更换。”范海滨说,而现实是,庞大的古建修缮费用令它们的“所有者”,心生畏惧。

        从2009年起,黄山市启动为期5年的“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根据政策,农户提出修缮方案,经过乡村两级批准,实施后,维修款达到6万元以上,可以补助3000-5000元。

        范海滨告诉记者,上限5000元的补助标准,只够房屋瓦面的修漏,“顶多换一两千片瓦”,再有就是天井的斜板修复,多年腐烂下水道的整治。若是木雕修补,横梁柱更换等大工程,这笔奖补则会显得“捉襟见肘”。

        “多数房屋产权是个人,也是自己祖上留下来的,不能光靠政府。”范海滨直言,最好的古建保护方式应该是政府与民间力量的“组合”。

        在西递宏村之后,“歙南第一村”昌溪乡也试图趟出一条旅游发展路。让尝到甜头的百姓,投入更多精力、财力用于古民居的保护。然而,这条路也走得并不平坦。范海滨告诉记者,“春天油菜花开,乡里的游客量远超接待量;但夏秋冬三季,旅游却又惨淡如水,以至于很多‘农家乐’都关门了。

        这位基层文广站站长语重心长:“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启动五年多,“保护意识”这颗种子已经在当地村民心中生根。然而,保护之后,“百村千幢”究竟该怎么利用?这一道题,更难!

        《三记

        旅游业挣钱快

        传统手艺沦落

        地点:深渡镇阳产村

        档案:拥有400年历史的土楼群

        2012年,若不是拍客的一组照片,迄今400多年历史的阳产土楼群还将埋没在巍峨群山深处。名气来了,农家乐兴起了,随之而来的是当地传统习俗的沦陷。夏蚕收茧期已至,但在这处曾经家家养蚕的村落,仅有十多户还继续延续着这一传统手艺。

        养蚕业渐渐在消失

        村民郑顺香和丈夫将自家土楼改建成了一户农家乐,取名“徽香土家菜”。在土楼旁新盖的卫生间顶棚上,郑顺香竖起了自家的招牌,上书“承接:吃饭、住宿、导游等服务”。

        今年,从南京、合肥、芜湖过来的游客前前后后来了好几拨。“有个画家在我这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郑顺香老公告诉记者,游客多了,心疼妻子的他,本来不想再继续养蚕,却拗不过妻子的勤快。村子里养蚕的人越发稀少,郑顺香家也头一次,少到只养了三架夏蚕。

        “游客多了就不养了,实在忙不过来。”郑顺香面容清秀,说起话来轻声细语。她笑着说,五一期间,游客太多,上午、下午家里都是客人,实在没功夫去采桑叶,蚕宝宝那一阵一天就只能吃两顿,“都饿坏了,结出的蚕茧也会小一点。

        晚上8时,昏黄的灯光下,郑顺香挑起桑叶,到老房子给蚕宝宝们提供晚饭。斑驳的蚕架上,还可辨得:这是郑顺香公公1983年打造的。我们凑过耳朵听去,“沙沙沙”,夏蚕啃噬桑叶的声音,像极了一阵风中的雨声。只可惜以后这奇妙的声音也将消失在阳产土楼群中。

        “夏蚕快要结茧了,要结茧的蚕会通体发亮,生病的蚕会爬到竹簿外。”顺香熟练地从竹筐里掏出桑叶,码放在竹簿上。不一会,白胖的蚕就会嗅着味道,蠕动着脑袋,贪婪地啃噬起来。每每有城里的孩子来玩,顺香都会免费送给小朋友几条蚕宝宝,再教授些简单的养蚕知识。

        不希望孩子继承手艺

        山上常年云雾缭绕,雨后初晴时更甚。数百栋褐红色的土楼在云雾、阳光下,四时景不同。三年前,第一拨游客发掘出阳产土楼群。在亲戚的提示下,郑顺香一家是阳产首开农家乐的“开明户”。如今整个阳产村已有近20家农家乐,有的甚至已经和外地旅行社签约。

        2013年,阳产土楼被列入黄山市百佳摄影点、歙县百村千幢工程。村里先后建设停车场两个、现代化公厕两个、摄影台,改建游客接待中心,295幢土楼全部翻修,3.8公里的入村公路扩宽。

        郑顺香家的改造也没有停,他们新建了卫生间和浴室,将老屋隔出两间客房,还专门在深渡镇学习了烹饪。“现在总有游客夸我老婆做菜好吃。”郑顺香老公一脸骄傲。他端起一大碗竹笋肉丝面,大口吃着。一碗面下肚,远处的云雾又变幻出新的图像,这是拍客、画家的最爱。

        眼下,老两口子除了牵挂远在杭州的两个儿子,最关心的就是如何经营好农家乐。对于养蚕这门手艺,夫妻俩从不希望孩子继承,“都是苦力活”。

○三阳高山村
 
○昌溪古镇
 
○一些老宅急需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