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宁副厅长在2014年长三角口岸城市群大通关合作皖沪项目对接会上的讲话

23.03.2015  20:24

尊敬的金主任、胡市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皖沪两省市口岸管理部门和相关运营单位齐聚江城芜湖,洽谈合作,共叙友谊。其目的在于交流口岸大通关合作需求,进一步推进去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2013年长三角口岸城市群大通关合作沪皖项目对接会合作成果,洽谈对接干支线水水中转、铁海联运和航空联运等新的合作项目。在此,我谨代表安徽省商务厅和省口岸办对各位领导和代表的参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对上海市口岸办和口岸相关单位一直以来对我省口岸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最诚挚的敬意。

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国际化中心城市,开放型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大、影响面广,口岸经济实力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先进经验。随着我国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的深入实施,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将日益凸显,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将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

长三角区域口岸城市群大通关协作机制自2007年建立以来,对扩大长三角区域对外开放,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显著的效应,关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试点在全国口岸全面推广,“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积极有效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在上海正式实施,为推动贸易便利化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安徽作为今年2014年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协作轮值方,积极履行秘书处的职责,与上海、江苏和浙江口岸部门一同统筹协调,促进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项目合作,服务长三角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

安徽近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2013年GDP  1.9万亿元,列全国第14位;进出口贸易额456.3亿美元,列全国第14位。今年前三个季度,全省进出口贸易额366.7亿美元,同比增长10.9%,高于全国增幅7.6个百分点;全省口岸完成进出口货运量1395万吨,同比增长10.4%;国际集装箱运量40万个标箱、同比增长31.6%  。全省口岸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芜湖市朱家桥港成为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启运地口岸,芜湖港与上港集团以资产为纽带合力将芜湖港打造成安徽省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上海洋山港重要的喂给港;马鞍山郑蒲港已建成即将启用,口岸扩大开放已上报国务院待批;合肥港设立二类水运口岸已获得省政府批准,合肥铁路开通了至中亚的国际货运班列,年内即将开通到俄罗斯班列,明年开通到中欧和西欧的班列,打开我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合作的窗口;蚌埠口岸开通至上海芦潮港铁海联运班列,蚌埠铁路无水港正式启用,成为上海铁路局第一座铁路无水港;铜陵口岸加快推进废金属进口着力打造专业口岸经济区;池州口岸与上海泛亚航运公司的合作已经取得深度进展;安庆口岸引进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航运驻点经营;阜阳口岸正积极推进铁海联运班列。我省正在充分利用丰富的长江岸线、区域铁路枢纽和国际机场资源,开展口岸经济区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把安徽口岸打造成内陆开放的新高地。

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点,皖沪作为长江下游省市,口岸间多方位的合作交流也必将日益密切。安徽作为外贸发展较快的省份,据不完全统计,年外贸集装箱重箱生成量已达120万标准箱以上,加强皖沪口岸物流业的合作潜力和空间巨大。此次对接会,我省8个口岸城市的口岸管理和运营单位以及省相关口岸运营单位代表参会,我们从全省水运、铁路和航空口岸征集遴选了34个重点项目推介,投资总额达133亿元人民币,涉及口岸大通关协作、口岸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临港经济园区建设,航运物流,船务、船代、货代企业引进,航线航班开通等。本次对接会前,由省口岸办指导,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和合肥市六个水运口岸城市发起成立了安徽省水运口岸联盟,将尝试在本次对接会上探索与上海口岸单位开展整体合作洽谈对接的路径,希望通过本次对接会皖沪双方面对面地洽谈对接,形成共识达成合作意向。也预祝各位取得积极和富有成效的成果。

再次对上海市口岸办率队来皖出席本次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芜湖市人民政府为本次会议作出的精心安排和芜湖市商务局、市口岸办周到的服务表示诚挚的谢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