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受访者直言各地千街一面 屯溪老街商味浓遭诟病

25.08.2015  00:49

  暑假期间,全国各地名胜古迹人山人海,当地的著名风情街更是很多游客的必游之地。然而,如果你去过成都的锦里、北京的南锣鼓巷、上海的田子坊、桂林的阳朔西街……你可能会发现,这些地方都有酒吧、炸鸡排和工艺摆件,看似各具风情,实则千街一面。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进行的一项调查(2001人参与)显示,78.5%的受访者会把当地风情街当做旅游时必游的一站,58.3%的受访者直言这些风情街的商业化程度太高。

  58.3%受访者认为风情街商业化程度太高

  调查显示,受访者印象最深的风情街是上海田子坊和城隍庙(40.0%),其次是南京夫子庙和秦淮河(39.4%),排在第三位的是杭州河坊街和宋城(32.4%)。除此之外,北京南锣鼓巷、成都锦里和宽窄巷子、桂林阳朔、西安回民街、厦门中山路和嘉兴西塘等,都是受访者出游的热门选项。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职员王俊博是一名旅游爱好者。每次旅游,他都喜欢去当地风情街转转,寻找特色美食或者购买本地的物件。在王俊博看来,风情街是地域文化的象征,风情街展现出的文化与自己生活地方的差别越大越好,这样才能体现旅游改变生活态度、拓展视野的意义。

  80后小伙儿陈末东趁着端午节去了一趟安徽黄山屯溪老街。整条街无论是建筑特色,还是售卖的笔墨纸砚,确实很有当地特色,能清晰感受到古徽州重教重文的浓厚风气。陈末东认为,游览这种文化特色鲜明街区,每一眼都是新知,收获颇丰。

  调查显示,72.2%的受访者游览风情街的目的在于体验当地特色,62.7%的受访者是为了寻找特色美食,54.1%的受访者是为了购买特色工艺品。在实际体验方面,58.8%的受访者肯定了风情街吃、住、行的便利性和选择的丰富性,34.9%的受访者则认为风情街给自己的体验很一般。

  日前,南锣鼓巷在历史文化街区评选中落选。在北京南锣鼓巷东棉花胡同生活的王维民告诉记者,那里正宗老北京风味的餐饮店其实很少,卖的旅游纪念品大都是其他地方产的。记者注意到,南锣鼓巷800米长的街道两旁,卖得最火的是鸡排、烤鱿鱼这些小吃。“即使这样,来这里的人还是很多。每天凌晨两三点钟都还有很多人在街上,尤其是那些酒吧,太吵了。”王维民抱怨说,南锣鼓巷的历史文化已经被商业化冲淡了。

  陈末东说,屯溪老街的风景虽好,然而沿街店铺所售的产品他却不敢买。“同样一把刻有千字文的竹制戒尺,不同店有好几种价格,有的卖15元,有的则要35元”。

  调查显示,风情街被受访者诟病的问题包括商业化程度太高(58.3%),拥挤、鱼龙混杂(51.6%),物价太贵、欺行霸市(38.8%),商品以次充好(32.5%),千街一面(27.2%),卫生状况堪忧(24.4%),乞讨者、小偷太多(19.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