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现代化效益 力保江淮安澜

18.07.2017  11:11

      经历了 7 月 1 日深夜的惊险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刘畈乡的赵羽飞这两天还是止不住地念叨:“多亏政府提前组织转移,我奶奶才逃过一难。” 当天 23 时许,暴雨如注,赵羽飞家的房屋后方山体发生崩塌,石块从山上直冲下来,房屋墙壁被撞出一个大窟窿。所幸原本独居此地的 70 多岁老人与乡里其他 68 人已被提前安全转移。
      6  月 21 日进入梅雨期后,安徽遭遇多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截至 7 月 10 日 15 时,安徽长江干流仍全线超警戒水位,水阳江、青弋江、得胜河等河流依旧“超警”。
      面对梅雨期强降水,全省气象部门始终将保证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效益,在智能网格预报、流域气象服务、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力保江淮安澜。 


                                                                                                                                                            智能网格预报让防汛部署更有底气
      今年安徽梅雨期,雨带南北漂移不定,预报难度陡增。在防汛关键时刻,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先后来到省气象局看望慰问干部职工,强调要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抓好雨情、汛情预报预警,进一步延长预见期,提升精准度,缩小区域预报单元,强化网格化预报,为防汛抗灾打出更多提前量。
      今年以来,借中国气象局全面推广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产品的“东风”,安徽省气象局持续推进精细化预报技术研发。该局综合利用国家气象中心的指导产品以及多种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产品及融合产品,建立了从分钟到月、季、年的“无缝隙预报产品库”。这让预报员更有底气。
      “经过前期充分准备,安徽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产品在今年汛期开始投入业务应用。”安徽省气象台副台长邱学兴告诉记者,相比传统的站点预报,智能网格预报精细化程度更高、产品更丰富,更便于衍生出各类服务产品,更易于满足防汛相关单位和部门对气象预报产品的需求。今年汛期,省气象局实时向水利、国土等部门提供智能网格预报产品,为地质灾害预报、水文气象预报走向定量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 7 月 1 日的那轮强降雨过程为例,正是基于精细化的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气象、国土两部门提前关注到了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而联合发布预警信号,避免了人员伤亡。


                                                                                                                                                    锁定目标流域开展“靶向”服务
      谈起 6 月 23 日至 24 日安徽沿江江南地区遭遇的那轮强降雨过程,省气象台总工程师叶金印的印象颇深:“省气象台于 6 月 21 日呈报了《重大气象信息专报》,对沿江西南诸河、滁河、新安江等流域即将出现的强降雨再次予以确认,重点提醒关注上述中小河流的洪水风险。”
      而实况显示,受强降雨影响,6 月 26 日,尧渡河、黄湓河、秋浦河、阊江、新安江、练江等 6 条河流先后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过程。由于气象部门实时提供了流域内各时段的累计面雨量实况及预报信息,防汛部门据此及时采取应对措施,6 条河流均未发生一起溃堤、决口事件。
      流域气象服务是安徽今年汛期气象服务的重要一环。入汛前,省气象局就建立了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库,完成全省 65 个中小河流域及104 条山洪沟的边界划分及基础数据普查。同时,安徽还开展了全省暴雨、台风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探索基于洪水动态淹没过程模拟试验、结合承灾体暴露度和脆弱性分析的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方法,绘制了不同重现期下流域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区划图谱。
      根据风险区划图谱及雨情、水情变化情况,安徽气象部门在锁定重点流域和区域后,按照“河长制”管理要求,以流域为预报单元,加强与中央气象台及周边省、市气象台会商研判,增加与流域内各市、县气象部门的会商频次,依托智能化网格预报产品开展高频次、高精度的“靶向”服务。
      目前,安徽气象部门已实现对流域内实况面雨量、累计雨量的动态报告,并制作出涵盖流域面雨量、降水时程分配以及降水区域分布等关键要素的流域预报产品,在短期预报中体现精细化,在中长期预报中延长预见期——这些举措均提升了防汛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

                                                                                                                                          多措并举优化防灾减灾体系
      “紧跟防汛需求,突出服务重点。今年,我们重点围绕流域服务需求,强化部门应急联动机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及基层气象预警信息传播网络建设,多方面完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构建更加严密的基层气象灾害防御网络。”省气象局局长于波告诉记者。
      在汛期到来之前就已未雨绸缪——今年以来,安徽气象部门进一步优化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省、市、县三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日趋完备,建立了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省气象局先后与芜湖、阜阳等市政府联合组织开展沿江地区、沿淮地区的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应急演练,提升了应急响应联动和处置能力;通过召开淮河流域气象服务工作会议,进一步完善流域沟通协调机制,扩大了服务产品的供给面;省气象局与省住建厅联合发布工作方案,从深入推进城市内涝基础信息共享、加强城市内涝风险预警联合会商、开展省会城市内涝预警试点示范建设等 6 个方面深化城市内涝预报预警合作;推进全省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和服务点建设,将预警信息传播、灾害防御应急联动、科普宣传等列为乡镇政府和基层信息员职责,构建政府主导、以灾害防御责任人和信息员为主体的预警传播及灾害防御网络。
      安徽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省编办批复成立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在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和全网发布机制的基础上,省气象局与省政府应急办联合建立“12379”短信平台发布机制,扩充发布容量,扩大发布覆盖面;对接 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加强资源共享、渠道共用。打开“ 安徽气象服务”微信公众号,天气监测预报信息、灾害预警、流域专报等服务产品应有尽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让信息传播变得更为快速、便捷。(转自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