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发展路 喜迎党代会(九):新突破 新亮点 新成就

12.12.2014  19:05

  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是学校站在60年校庆的新起点上,加快改革发展、奋力崛起的重要5年。5年来,学校在对发展历史进行认真总结、对发展现状进行理性分析、对发展难题进行深入解读、对发展形势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调动多方因素,围绕“一个目标、两个转变、三个战略、四个阵地、五个突破和六个亮点”的发展路径,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为安徽高等教育发展和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个目标 大学使命的战略视野

  学校的发展史既是一部耕耘史,更是一部改革史。从农业中专的创办到本科院校的升格,从基础建设大发展到办学实力大跨越,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到内涵建设全面开展,这期间一系列重大发展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办学者的改革智慧和改革心血。2009年成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后,学校结合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科学制定了自身阶段性发展目标,并围绕阶段性发展目标理性确定发展应用型办学定位。学校在其“十二五”规划中响亮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推进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硕士培养试点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省级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单位等四大建设。

两个转变 大学育人的时代步伐

   由农技师范型院校向农工见长、文理交融的应用型大学转变。 学校根据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要求,从“学科专业转型、人才培养目标转向、人才培养方式转变”入手,对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及实践基地等进行大幅度修订、调整和改造,制定《安徽科技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出台《安徽科技学院学科专业调整、改造和建设方案》,保留传统农科优势专业,申报符合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通过文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增加文理应用型专业,压缩停招生源不旺、就业不畅等师范专业;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进行补充和修订,邀请有关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先后组织相关专家分两批对《兽医病理学》等83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重点改造,建成带有应用性特征的《市场营销学》等1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微生物学》等26门校级精品课程; 对原先以农技师范型教学为主的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升级或扩容,投资2500万元新建种植科技园、养殖科技园、食品科技园和GMP兽药厂,扩建皖北地区最大的兽医院和省级示范工程实训中心,建起省内一流的日光联栋大棚、食用菌生产基地、玉米育种中心和乳品加工实验中心,学校还通过校企合作与安徽隆平、华北制药、奇瑞汽车集团等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52个。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学校围绕学科设置及专业调整、办学层次及课程修订、资源配置及财源管理等进行了转型尝试,先后获评或获批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立项建设蚌埠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并已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学校事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由规模适度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 。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创新,但最核心的是以内涵建设为根本的教育教学质量创新,学校借助规模适度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这一契机,创新了“1+5”人才培养体系,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内核,匹配涉及人才培养主要环节的5个子体系,力促内涵建设规范有序。具体为:一是突出地方性、应用性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系。按照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高度符合、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高度符合的要求,2010年,对全校51个本科专业进行全面修订,新方案采用“平台+模块”架构,根据能力主线确定层次化实践教学,强化地方性、应用性教育服务;二是突出多方位、一体化为特点的教育教学保障体系。按照教学环节全面监控、教学管理全面监查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质量标准,围绕课堂教学、组织实施、资源调配等进行监查。三是突出方向性、导向性为特点的学科建设体系。按照提升专业内涵、保证人才质量的要求,构筑重点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三级梯次管理,确保不同层次应用性教育相衔接,不同科类的应用性专业相协调。四是突出企业冠名班、产学研合作班为特点的能力提升拓展体系。按照“能力为核心、应用为目的、需求为导向”的要求,着力打造全方位育人、全时空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培养空间。五是突出创新、创业为特点的“双创”人才培养体系。按照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要求,单列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单创校内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并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研究、创新创业实践”三元联动的工作机制。“1+5”人才培养体系的健康实施,形成了学校内涵建设独特的品牌和风格,为学校特色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两个转变”的顺利实现,标志着学校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发展正走在健康运行的轨道上,为下一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在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认识问题上,学校作出了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符合自身实际的回答。

三个战略 大学建设的理性要求

   以质量工程为核心,大力实施“质量立校”战略。 一是质量工程建设思路清晰。围绕《安徽科技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实施“三改三建”方案,全力推进质量工程项目实施,通过特色专业和卓越专业的综合改革,突出精品课程的示范和引领,通过教学团队、实训基地和精品课程的捆绑管理,着力解决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二是质量工程建设措施得力。搭建国家、省和学校三级质量工程梯次管理平台,强化“两优一突”教学质量工程过程管理,“两优一突”是指优化教学内容,从专业核心课程和重点课程建设带动课程入手,鼓励教师尝试教学内容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从能力提升和个性化成长入手,全校统一实行“平台+模块”的课程架构,突出实践教学,从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和创新实践教学入手,构建“实验课、实验操作课、课程专业实习、综合技能训练和毕业工作见习”六环相扣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安徽省高等教育重大改革部署和重要工程项目,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精心组织培育、立项建设了一批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经过努力,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项目10项,省级项目117项,立项建设校级项目共16个大类721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4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6个,省级开放实训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4个,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通过建立完备的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体系,为“质量立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人才工程为核心,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一是管理和服务双轨运行,注重内培和外引并举,引进和稳定并重,培养和使用并行。柔性引进二类人才1名,三类人才4名,行业研究员1名;积极选派111教师外出攻读学位,选派65名教师赴国内、外访学、单科进修和语言培训;二是长线和短线双脚齐迈,长线人才着力在培养骨干人才、稳定关键人才上下功夫,短线人才着力在引进急需人才、用好现有人才上下功夫;三是硬件和软件双轮驱动,既采取制度留人和事业留人的机制管理,又采取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的服务管理。制定《安徽科技学院低职高聘办法》,将教授岗位职数结构比例由10%调整至12%,主动化解各类矛盾。经过5年的努力,共引进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22人(其中博士38人),培养硕士、博士86人,晋升副高以上职称117人,入选二级岗位教授2人,入选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人。学校师资的年龄结构不断优化,职称结构日趋合理,教师培养培训成效显著,学缘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初步建成了一支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结构较为合理、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人才队伍。学校先后荣获“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高校人事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先进集体”等称号。

   以创新工程为核心,大力实施“特色兴校”战略。 一是创新教学管理。学校设立教学改革专项基金,大力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制订实践教学课程标准,突出实践教学的监控与运行,开展理论课教师与实验课教师双岗双聘,大力推动教学模式和考评模式改革,特别是以能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方式改革。二是创新科研内涵。大力推进以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为重点的应用性科学研究,学校现有的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9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有7个是应用性科学研究;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打破院部、学科等壁垒,扎实推进农工、文理、经管等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实现人才资源、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的高度协同,扶植一批品牌项目形成科技创新吸引力,团队参与校校、校地、校所和校企的协同创新,2010年以来我校共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1项,是十一五”期间累计总和的两倍,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3项,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28项、农业部公益性行业项目6项 。三是创新人事机制。通过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大力推行“两进、一培、一参与”制度(进企业、进基地,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参与产学研合作);通过政策导向和管理机制,大力推行青年教师到企、到村、到一线挂职锻炼制度。学校以教育教学创新为中心,护航科研创新和人事创新,进而做到了把创新工程推进到“特色兴校”的整个办学层面,创新已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个战略”的着力实施,确保了学校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能够放在核心建设上,形成了上下齐心的工作合力,较好地突破了创建应用型大学中面对的体制和机制瓶颈。在解决“怎样培养人”的认识问题上,学校达成了较为清晰并为广大师生逐渐认可的办学思路。

四个高地 大学职能的社会影响 

   成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 为了有效应对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2010年,学校对所有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新方案采用“平台+模块”架构,增设专业方向模块、创新创业模块和个性化拓展模块,突出地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三大特点,并围绕“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科学与人文、课内与课外、学校与企业”等5个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 “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方式多样、注重实践、突出能力、张扬个性”等8个方面,着力构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机制。特别是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双创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尤为显著,一大批毕业生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在解决自身就业的同时,逐渐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形成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区域优势、示范优势和效应优势。“全国自主创业典型”、2007届毕业生苗娟,在凤阳小岗村承包大棚种植双孢菇,引导当地村民调整种植结构,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亲切接见,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2006届毕业生杨俊森,主动回乡参加地方经济建设,带领当地村民成立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两次受到时任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亲切接见。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先后上百次报道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创业人才的“安科现象”呈现出一幅享誉江淮内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图景。

   成为与地方政府战略需求紧密融合的社会服务高地。 安徽省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十二五”规划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学科专业设置、实践教学体系及产学研合作模式等进行调整与优化,将创新性、技术性、工程性学科专业列入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发展;安徽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深入推进水稻丰产工程、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和畜牧业升级计划。结合这一实际,学校“十二五”规划将作物、养殖和农业资源利用等专业列为重点专业加强建设;学校根据地方政府需求,先后组织36支教授、博士科研团队与217家企业结成校企联盟,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开展创新服务站活动216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105项,促进自身成为“校中地”、“地中校”的社会前沿服务高地;2010年,学校新设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并作为重点专业群进行建设,着力为滁州市和蚌埠市硅化工、盐化工等支柱产业提供急需技术人才。与地方政府战略需求紧密融合将是学校长期坚持的办学方针。

   成为与江淮资源要素紧密对接协同创新的科技推广高地。 学校认真分析江淮基础农业和基础工业的资源要素,确定以沿淮经济区域为重点,主动融入以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核心的地方经济建设,把蚌埠、滁州、宿州、淮南和阜阳等安徽农业重点市列为学校科技推广的主阵地,与蚌埠市签署市校长期战略科技合作协议,全面启动蚌埠市、安徽科技学院校地产学研合作,根据皖北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联合有关地市农委和重点龙头企业及省内外农业教育和科研单位,组建“皖北现代农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生物有机肥料创制协同创新中心”,推进人才、学科和科研协同发展;学校根据凤阳县硅资源丰富的实际,与凤阳县签署共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协议,积极参与凤阳县千亿元硅产业发展规划。目前,以“蚌埠和滁州为中心、面向皖北皖东、辐射全省”的产学研资源合作建设圈基本形成,产学研对接地方资源协同建设的做法已成为学校情系江淮的一大亮点和特色。省教育厅、经信委和科技厅联合授予学校“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优秀奖”荣誉称号。

   成为与淮河文化和明文化紧密呼应的文化传承创新高地。 淮河文化是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盘古开天地,血为淮渎”之说。学校坚持在淮河之滨办学60余载,与淮河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成就了学校“扎根三农”的血脉情愫。第一次党代会期间,学校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加强对淮河文化思想价值的发掘和阐述,产生了一批文化传承创新成果;学校成立明文化研究所,深入发掘、整理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重点打造凤阳花鼓,树立地方文化品牌形象,加快构建科学素养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相融合的育人布局。校大学生艺术团花鼓队参加魅力校园第八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回声嘹亮“节目演出,足迹遍及全国15个省市,学校科研人员积极开展淮河文化和明文化研究,多次在蚌埠市、滁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奖。学校正成为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的推广者和生力军。

  “四个高地”的职能推进,提高了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对“三个强省”建设的贡献度和服务社会的满意度,有力地扩大了学校的办学影响。在“办什么样的安徽科技学院”的发展道路上,学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交出了一份“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大有作为”的实践答卷。

                                      五个突破 大学前进的创新力量

   取得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质量提高的新突破。 学校不断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力度,以能力提升为主线推进层次化实践教学,增设专业方向教育模块、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和个性化拓展教育模块,将理工医农专业实践课程学分提高到35%,文法经管专业实践课程学分提高到25%,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与高等教育规律相符合;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对接力度,构建产学结合、学研结合、产研结合带动人才培养机制,与企业联合开办“隆平”、“德力”等18个特色冠名班,参加学生达到1600余人,较好地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确保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相符合;学校强力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力度,通过“主辅修制”教育,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并建立多证书制度,设立21个职业技能鉴定站,面向46个专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签订,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教学手段相符合。“三个确保”使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近三届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97.15%的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满意;近三年就业状况随机调查显示,90.6%的学生家长认为学校教风学风较好,办学特色鲜明,91.3%的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师资队伍、专业设置、教学环境及条件感到满意;2012年9月,学校向用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从收回的1089份有效问卷统计看,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给予了高度评价。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接见学校创业学生时,称赞安徽科技学院出人才。

   取得特色学科建设与专业结构优化的新突破。 5年来,学校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先后将11个二级学院调整为14个,调整专业归属8个,形成了本科专业是基础、一级学科是平台、二级学院是管理的学科专业布局。经过努力,学校已拥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支撑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和教改示范专业6个,新增省级重点学科2个,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动物医学、设施农业等学科处于全国同类高校领先水平。学校以大农业为背景,本着“做稳农科、做强工科、做实理科、做活文科”原则,一方面加强对传统农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融入工科元素,另一方面通过文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新增应用型文理专业,累计新设金融工程、动植物检疫、汽车服务工程、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景观学等12个本科专业。在现有的59个本科专业中,农学10个,占16.5%,工学19个,占31.5%,管理学7个,占11.1%,理学10个,占16.9%,文学2个,占3.7%,医学1个,占1.8%,法学1个,占1.8%,经济学2个,占3.7%,教育学7个,占12%,初步形成了以现代农科和新兴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布局合理的本科专业体系。

   取得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与创新团队培育的新突破。 学校把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作为建设的重中之重,以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的大发展带动学校的大发展:按照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个体发展与团队建设相结合、拔尖人才与成长型人才相结合、业务能力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扎实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管理;按照各类人才的成长规律和不同特点去识别、选拔和使用高层次人才,做到高层次人才资源优先开发、高层次人才结构优先调整、高层次人才资本优先积累、高层次人才投入优先保证,扎实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服务;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重点学科建设和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逐步建立一批充满活力、影响力突出的优秀创新团队,扎实推进创新团队培育;以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相兼容,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相促进,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相融合,扎实推进创新团队成长。通过“四个扎实”推进,学校已建立起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省级“115”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近20个创新团队得到发酵和培育。

   取得协同创新能力提升与成果转化应用的新突破。 学校以“企业冠名班”培养为载体,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开发课程,协同开展实践实训,协同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在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的同时,提高了包括教师、学生和企业的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的整体能力;以产学研经济合作建设圈为载体,与国内30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拓展与成果转化渠道,与政府、行业和部门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6项,与有关企业签订产学研成果转化项目191项,项目成果转化率平均达30%,作物新品种应用成果实现100%转化;以玉米育种、有机肥、甜叶菊繁育栽培、糯米加工等4个省级科技研发平台为载体,匹配精准施肥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与江苏中江种业合作开发推广国审糯玉米品种—凤糯2146,三年间推广23.14万亩,创经济效益9642.7万元,特别是我校自主选育的皖草2号、皖草3号、皖甜粱1号三个国家级品种,在安徽、湖南、浙江等18个省市区年均累计种植30万亩以上,经济效益超过3亿元;学校与安徽莱姆佳肥业有限公司合作解决有机肥生产关键难题,使该公司年产值由原来的8000万元上升到3亿元,与临泉县进行玉米高产栽培产学研合作,玉米单产达到838.4公斤,三次刷新安徽夏玉米高产记录,并使该县成为安徽首个“玉米亩产千斤县”。有这样一组数据:在学校近五年获批的12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中,应用研究项目占86项,在近五年获奖的22项科技成果中,有15项是通过上面三大载体成功实现成果转化,产生了数十亿元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取得开放办学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新突破。 学校积极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开放办学,面向国际办学,先后数次组团赴江、浙、鲁、沪、蒙、粤等省市和本省院校考察,注重校际合作与交流,深入推进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对口帮扶工作,牵头组建安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积极为社会开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切实发挥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作用,圆满完成九期近千人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任务。学校先后从英、美、澳、加、韩等国聘请近40多名外教来校从事英语和韩语教学,两位外教还获得安徽省人民政府专门颁发给国际友人的“黄山友谊奖”。自2009年起,学校启动国(境)外合作办学计划,先后与美国、韩国、德国和台湾地区等24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先后获批3个省级中外合作办学校际交流项目、2个国家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项目总数位居全省第二位,并通过青年教师海外培训项目、大学生海外游学营项目和“皖台高校学生交流计划”项目的付诸实施,加快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的步伐;2012年10月,学校承办第五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研讨会,得到了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开放办学态度坚定,国际合作办学站在“高层次、快速度、多途径”的新起点,展示出开放办学与国际交流合作的广阔前景。

  “五个突破“的成功取得,解放了办学思想,释放了办学活力,明显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在“怎样办好安徽科技学院”的发展道路上,学校切实承担起办学者的责任和义务,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六个亮点    大学发展的内涵支持

   党建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着力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紧围绕“创应用型高校发展之先,争人才培养质量之优”主题,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不断创新活动方法;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学习教育、查摆问题和落实整改”等环节,坚持真学、真查、真改 ,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二是以干部培养和选拔为重点,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围绕“干部选配、干部竞争上岗、后备干部推荐考察、挂职干部选拔推荐和选调生选拔”,稳妥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认真做好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管理考核,切实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三是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载体,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通过构建“8+4”学习模式,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继续完善党内关怀帮扶机制,通过创建干部在线学习中心,启动干部网络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实施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建设。5年来,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9054人,发展党员3168名,先后2次在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大会和全省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理学院“11·11”献血集体事迹受到社会高度评价,被评选为安徽省2011年十大教育新闻,2012年,学校获得“省属高校组织人事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反腐倡廉建设稳步推进。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学校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2010年以来,学校坚决贯彻中央要求,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稳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一是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反腐倡廉长效工作机制;二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指导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为核心,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整体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等6项工作;三是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廉政自律工作,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进行有效监督,突出加强基建工程、物资采购、招生考试、经费管理、干部任用、人才引进、后勤服务、职称评审、评优评奖、选调生选拔、赴美游学营教师学生考核、新生入学资格复查等领域的监督检查,不断强化对人、财、物处理和工程建设等环节的监控,把反腐倡廉要求和措施有机融入制度建设和监督程序中,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四是定期在校内办公楼、教学楼、道路灯箱等处张贴廉政宣传画,创办纪委内刊《廉洁校园》,着力营造廉政文化建设氛围,启动廉洁文化进课堂试点工作,成立廉政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并开展廉政理论课题研究。反腐倡廉建设始终与学校建设、改革和发展同步推进,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充分肯定。2013年3月,省纪委授予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单位称号。

   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学校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为教育教学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一是坚持党委中心组、二级学院中心组和教职工学习日学习制度,以制度建设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二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一优三改”措施和推行“移动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三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通过开展各类课余实践活动、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和思政教育课题研究等形式,多途径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四是组织撰写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征文,并在相关会上进行重点介绍,筹备召开2010年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暨第六次思政研究会会员大会和思政教育研究会,完成2011-2012年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的结题评审工作,编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集;五是以学风建设核心,以创建“辅导员之家”和开展“我与校长面对面活动等为途径,以完善学生资助工作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以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社团、进公寓为目标,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1年,学校党委中心组被教育工委评为学习优秀单位。

      大学生素质教育取得进展。 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为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不断强化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一是招生就业部门克服区位劣势等带来的诸多困难,通过建立招生就业奖惩机制、合理配置招生专业类别、理顺招生就业工作通路、健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和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等举措,确保生源数量质量稳中略升,把好素质教育的入口关;二是在省属高校率先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连续11批次开展大学生创新课题研究,不断强化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衔接;三是通过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搭建系列平台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涌现出苗娟、杨俊森、李晓军等一大批省内外创业先进典型;四是在省属高校率先开设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套构建“校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宣传员”四级心理疾病和危机干预体系,变单一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大学生的教育咨询,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发展性素质教育;五是团学部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服务,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各学生组织的指导管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拓展,已结出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累累硕果,大批毕业生乐于到基层、甘于在一线工作,尤以“动手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工作敬业勤奋”而倍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

   宣传文化工作扎实有效。 学校把宣传我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弘扬安科精神、推进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多种宣传平台和宣传形式,积极营造团结稳定、健康向上、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一是不断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和管理。学校制定出台《关于校园张贴物、悬置物的管理规定》及广播站、记者团等管理规定,编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十八大等相关文件汇编,完成广播站管理、广播站设备升级改造工作,编印校报42期,组织开展“我身边的好老师”等5个较有影响的主题文化活动,相继完成60周年校庆、沈浩先进事迹、创先争优、建党九十周年、党的十八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列教育活动的相关工作;二是加大对对内、外宣传力度。学校围绕中心工作,深入挖掘在教学、科研、就业创业以及在创先争优、群众路线、审核评估等方面的典型素材,精心策划对内、对外宣传报道,五年来,共在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安徽青年报、人民网、中安在线、安徽教育网、安徽群众网等全国和省内主要媒体宣传报道我校2000多次。特别是在安徽教育窗口网站的宣传取得突破,五年间共在安徽教育网发布新闻1600多篇,在安徽教育网首页发布400余篇,一直保持在全省高校首页排名前五,其中,2012年在全省高校中排名第一;三是出台《文化建设五年规划(2013-2017)》,以60周年校庆为契机,凝练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组织开展“一院一品”文化品牌建设活动,推出“书香工程”,引导学生领会书香校园的内涵,精心打造“中都鼓韵” 文化活动品牌,先后邀请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泗州剧团、安徽艺术剧院来校演出。学校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纽带,着力发挥宣传育人和大学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2014年2月,学校获批立项建设安徽省首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

      内部治理能力逐步提高。 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根本是管理和改革。学校始终正视管理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内部治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一是全面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及时调整部分教学院(部)和职能部门设置,着力优化内设机构职能,积极争取编制管理改革试点,并成为全省首批编制备案制管理试点单位;二是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积极争取编制管理改革试点,获批全省首批编制备案制管理试点单位。积极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压缩编外用工,盘活在编人力资源。大力推进以医疗保险为重点的教职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在规范津补贴基础上,顺利实施绩效工资改革,调整住房公积金交缴比例;三是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高校提标化债有利时机,根本上化解了学校债务,并通过创新经费筹措和管理方式,严格财务预算和“三公”经费管理,注重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有效提升了学校财务保障能力;四是完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推进餐饮、物业及学生公寓社会化改革,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五是推进节约型校园创建工作,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重视校园治安和综合治理,并通过建立安全稳定“包保责任制”,不断完善安全稳定工作预警机制,确保校园秩序和谐稳定。内部治理能力的逐步提高,有效释放了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生产力,学校也先后获批全国、全省“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六个亮点”的不断呈现,盘活了办学现量,用活了办学存量,激活了办学增量。在“一定能够办好安徽科技学院”的发展道路上,学校坚持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的理念,形成了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过去5年的实践,成就一个艰苦条件负重奋进的崛起;过去5年的积累,续写一个区位劣势办学中从未失去的精神。   

      当发展成为节点,当厚积成为薄发,今天的学校已在筹谋第二次党代会,正在描绘新的蓝图:我们将带领团结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凝练和高扬“安科精神”,以对人才尊重和敬畏的态度,以夙夜在公的作风和勇于担当的责任,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和不甘人后的拼劲,奋力开创学校新局面,为建设全国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值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前夕,谨以此文,向5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呕心沥血、辛勤耕耘的老师们和勤奋学习、努力成长的莘莘学子致敬!向为学校事业健康发展、繁荣壮大做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致敬!

 

(责编:邓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