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档案事业 服务建设美好新屯溪

23.07.2014  17:46
      近几年来,屯溪区档案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国领先、全面领先”的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档案法》、《安徽省档案条例》,加快全区档案法制化建设步伐,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全面加强档案资源、档案信息化、档案安全建设,深入开发利用档案资源,不断拓展农业农村、民生、民营企业等档案工作新领域,加强基层档案室规范化建设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奋力开拓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档案服务屯溪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11年11月屯溪区档案局被中共黄山市委、黄山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黄山市第四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12月27日,屯溪区被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评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       档案资源建设成效明显。据统计,2012年,屯溪区档案局共接收婚姻档案、企业档案、文书档案约31016卷(件),征集道光年间的余式族谱2套、民国期间的徽州珍贵书函数十张、50年代人民公社的社员证、社员工作手册十余本;2013年,共接收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档案182卷、再生育审批档案1201卷、士兵退伍安置档案1333卷、农村低保档案407卷、农村能源工程档案93卷,馆藏涉农档案达80151卷(件),征集民国休宁县屯溪镇茶叶公会档案4000余卷、徽州老中医医药处方400余件、1951年至1971年屯溪各学校珍贵的学习、教育档案资料 20余件,征购民国时期珍贵的文书档案一批。经过多年努力,屯溪区档案局通过依法接收、社会征集、现场采集等途径,馆藏档案资料数量达16万余卷(件),形成以党政文书档案为主导,婚姻档案、科技档案、公证档案和土地证档案等各种档案于一体的门类众多、内容丰富的档案资源体系,为研究屯溪历史、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积累了第一手史料,成为屯溪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信息资源库,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档案公共服务全方位。档案既是一种信息资源,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开发利用,有力的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屯溪区档案工作树立“以民为先”的理念,着力打造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主动为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一是加强基层档案室规范化建设,提高基层档案工作服务水平和能力,截至2013年底,屯溪区共有全宗(号)113个,建档率为100%,荣获省特级先进档案室单位:区检察院,省一级档案先进单位:区法院、区纪委、区委办、区政府办、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统计局、区审计局、区城乡社保和居保中心、区公安分局、区公路分局、阳湖镇、黎阳镇、奕棋镇、屯光镇、新潭镇、昱中街道、昱东街道、昱西街道、屯光镇篁墩村,省二级档案先进单位65个----62个行政村(社区)、3个区直单位。二是不断改进服务态度,积极完善接待设施,大力丰富检索途径,2013年,屯溪区政务公开办和档案局联合申请专项资金5万元,购置5台电脑、1台电子触摸屏、5排桌椅,在区档案局二楼设立面积50余平方米的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加专业、便捷和周到的查询服务。三是依托馆藏资源优势,加强档案展览陈列手段建设,从省有关部门争取资金40万元,汇集各类珍贵图片资料200余张,于2013年7月,在屯溪区档案局三楼建成面积140平方米档案展示厅。该展厅由十三个板块组成: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屯溪、经济建设、历代名人、徽州珍贵文书、革命遗址、屯溪大事记、档案事业等。展览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全面反映屯溪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免费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国情区情、革命传统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档案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档案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原始的档案存储保护和利用、传统档案检索速度和社会高效率利用档案的矛盾日益突出,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档案工作现代化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从而实现档案的管理和服务方式的变革。为改变屯溪区档案工作手工管理档案实体为主的状况,屯溪区档案局按照省、市档案局的部署和要求,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精心规划组织,循序渐进,踏踏实实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加快全区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截止2013年底,共有61个区直部门配置使用科怡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做到档案的管理、利用和服务的计算机化。二是屯溪区档案局实现了从手工检索到计算机条目检索再到全文数字化检索的飞跃,在2012年完成5万条的档案目录著录任务基础上,2013年,对利用率较高的馆藏重点档案进行扫描,完成5万条档案目录著录和80万幅档案扫描工作,安装了WEB档案查询系统,大大提高档案管理保护力度和档案利用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和电子文件利用备份中心,建成电子文件在线接收、安全保管和信息查询一体化服务平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使档案管理工作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金风华)         (屯溪区档案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