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生态 绿色发展——安徽推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体系建设纪实

29.01.2015  17:32

      天空是湛蓝的,阳光是明媚的,空气是清新的,这是人们对宜居环境最基本的描述。呵护生态,绿色发展,需要在很多方面下大力气,而加快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这一可再生资源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近年来,安徽省气象局围绕省政府‘生态强省’战略安排,在中国气象局的统一部署下,全力推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体系建设,推动法律制度建设和技术支持服务并举,实践气候资源开发与保护共赢,为江淮大地的碧水蓝天奉献才智。”安徽省气象局局长于波说。

  力推法制建设    保障生态文明 

      去年9月26日,《安徽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标志着安徽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方面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针对气候资源开发率和利用效率不高这一现状,《条例》强化了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参与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安徽省气象局副局长包正擎告诉记者,《条例》在安装使用太阳能利用系统、有序开发风能资源、合理利用热量资源、提高云水资源开发调控能力和促进农业气候资源、旅游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此前,在2013年岁末,耗时3年编制完成的安徽省第一部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明确要求开展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农业和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严格执行重大工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
      2014年以来,安徽省气象局以滁州市来安县为试点,开展环境气象状况的监测评估,探索建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环境气象指标。目前,来安县政府已经成立由政府办公室牵头、县气象局具体负责、相关单位参加的“环境气象考核指标体系构建”试点项目观测系统建设工作组,首批建设10个环境气象监测站。

  开发绿色能源   有序循环发展 

      安徽省政府明确提出到2017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达到6%以上。近年来,安徽省气象局以需求为牵引,大力开展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的普查详查、资料审核和评估工作。
      “2013年11月30日,我公司投资开发的宿州市首座风力发电厂并网运行。我公司得到了贵单位在测风塔选址、数据统计分析和风能资源评估等方面的全力支持和配合。”2014年7月,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在致函省气象局表示感谢。
      风能资源评估工作为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安徽省风能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继2011年初风电实现零突破之后,安徽风能资源开发又取得新进展,气象部门先后为22家风电企业64座测风塔提供48份风能资源评估报告。安徽省列入国家风电核准计划项目的装机规模约150万千瓦,所有这些风电项目均由安徽气象部门开展专项技术服务,评估项目均已通过专家评审并报批省发改委。
      2013年12月28日,合肥市庐江县白湖农场2万千瓦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顺利接入电网,正式并网试运行。该项目利用鱼塘680亩,年发电2200万度。此外,安徽气象部门为合肥、铜陵、六安、芜湖等地政府和企业提供当地太阳能资源评估报告。

保护气候资源  绿水青山常驻

      为应对重污染天气,安徽省气象局与省环保厅签署《关于联合开展空气质量预报与巢湖蓝藻监测预警的合作协议》,制定《安徽省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实施细则》。一旦出现重污染天气,气象、环保部门将立即启动应急会商,联合做好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气象、环保部门根据建站需求和实际情况,积极推进空气质量监测站共建工作,并建成信息共享平台。截至目前,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均已开展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预报和霾预报预警业务。
      为系统做好环境气象监测,安徽省气象局把原来分散在省气象台、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环境气象业务整合到省气科所,组建了环境气象监测预警中心,进一步加强环境气象研究,开展长三角灰霾预警与预报研究、安徽省雾-霾预警方法、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等多项研究。此外,该局还启动环境气象监测预警工程、巢湖湿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气象服务工程、池州市优良生态环境气象保障工程、淮北临涣煤化工基地环境气象监测预警中心4项重点工程建设。
      为了避免和减轻建设项目对气候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安徽省气象局已完成了核电、机场、桥梁、水利、化工、输电线路覆冰、建筑节能、环境影响评价和重大建设项目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15类100多项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 (转自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