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前景

02.09.2014  17:21
安徽明确提出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 1.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为安徽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 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具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要素成本低、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好等综合优势,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地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八市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辐射全省。 规划实施三年来,示范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实现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示范区生产总值由8406.8亿元增加到11396.7亿元,年均增长14.5%;财政收入由1319.6亿元增加到1919.9亿元,年均增长24.2%;产业承接规模不断扩大,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8369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7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36.5%、27.2%。下一步,将重点围绕示范区转型发展,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承接平台建设、区域联动发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环境优化等六个方面工作,推动示范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2.深入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 安徽是全国首批三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之一。根据科技部等六部门批准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方案》,安徽将以确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为主线,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发展皖江城市带、辐射带动全省三个层面上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公共安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光伏能源、文化创意等七大新兴产业,扎实构建产业研发、要素交易、成果转化、中介服务、资源共享等五大服务平台,加速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安徽提供有力支撑。   3.加快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2008年视察安徽时“应该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指示精神,安徽省委省政府2008年10月全面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2009年底,科技部、发改委等国家部委同意将合肥科技创新试点工作拓展到芜湖、蚌埠区域,成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工作部际协调小组,推进试验区建设。2011年7月,财政部、科技部批准试验区参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试点,标志着试验区建设进入创新型国家建设整体战略布局。2008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皖发17号和18号两个指导性文件,决定从2008年起,省财政每年拿出5亿元专项资金和1亿元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支持试验区建设。合芜蚌三市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设立创新办,制定实施方案和政策实施细则,并按不低于省资金额度设立专项配套资金,形成推进试验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4、积极参与长三角分工合作 安徽作为长三角的纵深腹地,在地理上与长三角无缝对接,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近年来,安徽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在承接产业转移、交通、能源、科技、金融、信用、生态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融合发展和一体化进程明显提速。下一步,安徽将全面落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合作机制;加强国家战略规划的相互对接和联动融合,协同推进重点区域发展、重要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建设;深化交通、能源、科技、信息、环保等重点专题合作,共同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市场服务和社会领域一体化建设,打造区域绿色发展生态平台,进一步提升合作层次;深入开展长三角产业转移合作,促进区域间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5、加快皖北地区发展   为促进皖北地区加快发展,省委、省政府于2010年5月24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已有政策基础上又推出10项新的措施,支持皖北三市七县(亳州市、宿州市、阜阳市和沿淮五河县、固镇县、怀远县、凤阳县、寿县、霍邱县加上淮北市濉溪县)改善发展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2012年2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合作共建皖北现代产业园区的实施方案》,决定由省及皖江地区与皖北地区相关市县共同投资建设三个市级、四个县级现代产业园区,在资金、土地、金融、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012年11月,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五市及淮南市潘集区、凤台县成功纳入国家中原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加快皖北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明确我省以沿淮经济带、现代产业园区和美好乡村建设为载体,建设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 6、积极打造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为提升皖南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2009年7月省政府批准设立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包括黄山、池州、宣城、芜湖、马鞍山、铜陵6市及潜山县。2012年8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打造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带”,标志着皖南地区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力争到2020年,将示范区打造成“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和世界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7、加快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   2012年,由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编制的《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大别山片区地处安徽、河南、湖北三省交界地带,集革命老区、粮食主产区和沿淮低洼易涝区于一体,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我省被列入大别山片区的安庆、六安、阜阳和亳州四市的12个县,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将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生态补偿和扶持重点群体等方面,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 8、“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按照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原则,综合考虑未来发展环境和条件,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安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确保2015年皖江城市带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城镇化率稳步提升,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皖北地区发展进一步加快,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皖南和皖西地区生态优势更加彰显,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各区域之间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省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国有企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显著提高,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根据党的十八大新部署、新要求,经过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奋斗,到2020年,努力实现经济总量争先进位,人均水平进入中等,居民收入赶上全国,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9、建设美好安徽 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安徽的奋斗目标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努力走出“六条新路”,着力打造“三个强省”,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 ——更加突出改革开放,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崛起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创新驱动,走出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统筹发展,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生态文明,走出后发地区低碳环保、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人才优先,走出人口大省素质提升、科教兴皖的新路子。 ——更加突出富民导向,走出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努力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到2020年,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 经济总量再翻两番半。2003—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5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以上。 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00元;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人均预期寿命75岁。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全省总人口控制在7042万人,城镇化率50%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学入学率30%;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森林覆盖率30%以上。 信息来源:安徽省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