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中的安徽:创新驱动的“安徽快车”

09.07.2014  17:48

  开栏的话

  为更好展示近年来美好安徽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新亮点,安徽日报今起开设专栏,大力宣传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方面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及成效,大力宣传我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质量提升、结构趋优、活力增强的喜人态势和保持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大力宣传我省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进展和实践,为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转型发展,创新最关键。

  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谁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谁就能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核心战略位置,大胆闯,大胆试,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之路。

  从最初的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再到创新型省份,创新的步伐越迈越大,领域越来越宽,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科技部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显示,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均居全国第9位,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双双保持全国领先、中部第一。 2013年,安徽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1家,平均每天诞生1.2家。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2万亿元,比1988年增长10万多倍。

  发动创新“引擎”,“安徽快车”正奋力实现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惊人超越……

  一个核心战略

  ——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核心战略位置。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和6个配套实施细则。 2013年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均居全国第9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2万亿元

  今年初,国内首条8.5代氧化物面板生产线在合肥京东方正式投产。 “合肥造”110英寸超高清显示屏、冰箱透明显示屏等尖端产品惊艳亮相。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平板显示这一关键技术,站到了与三星、夏普等国际巨头同一级别的平台上。

  以京东方为时空坐标点,一个吸引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拉动投资额近400亿元、实现产值达千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人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合肥平板显示产业“从无到有”的传奇,是安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把创新驱动发展确定为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敢为人先,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早在2004年,合肥就在全国率先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2008年10月,安徽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 2009年,安徽列入首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 2011年,合芜蚌试验区成为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之后我国第四个自主创新重点区域。 2013年11月,科技部批复同意安徽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安徽成为继江苏之后全国第二个创新型省份试点省。

  今年2月,安徽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同时配套制定了6个实施细则,将合芜蚌试验区政策拓展到全省。省政府整合原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新增3亿元,设立每年10亿元的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用于保障创新型省份“1+6”政策落实。

  从试点市,到试验区,再到创新型省份,一次次提升的背后,是决策者对当前发展大势的科学研判和准确把握。

  省委书记张宝顺多次指出,安徽过去的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未来的发展更需要依靠自主创新。省长王学军在调研时不断强调,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

  在创新“引擎”驱动下,安徽正奋力实现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惊人一跃”。

  科技部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显示,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均居全国第9位,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分别居全国第7位和第8位,进入产业化实施的专利达41.1%,居全国第1位。

  201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2万亿元,比1988年增长10万多倍。全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1家,平均每天诞生1.2家。铁基高温超导体研究项目实现了我省在国家科技奖自然科学一等奖上零的突破。智能机器人、量子通信等一批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一块创新高地

  ——打造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辐射带动全省创新发展。合芜蚌试验区高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2.9%,高出全省7.1个百分点,在全省创新发展中当龙头、扛大头、走前头

  北京有个中关村,安徽有个“合芜蚌”。

  在安徽创新发展大局中,“合芜蚌”是一枚极具战略意义的“棋子”。合肥、芜湖、蚌埠三大区域中心城市联袂自主创新,将对全省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为打造合芜蚌创新高地,安徽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出台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吸引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集聚。

  ——从2008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5亿至7亿元专项资金,全面实施升级创新型产业、培育创新型企业、集聚创新人才、建设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平台和优化创新环境“六大工程”。

  ——合芜蚌三地的科技创新企业可将3年税后利润形成的净资产增值额的35%,以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等形式奖励给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同时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科技成果处置权、处置收益权、股权激励税收等也比照中关村示范区政策执行。

  ——启动“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打破原有体制机制,以市场化人才评价、人力资本作价入股、个人所得税优惠等方式激发科技人才积极性与潜能,鼓励科技人员兼职、在岗创业。

  从事绝燃材料研究的陈林博士和他的团队,就是创新激励的受益者。三年前,他们与合肥一家企业联手成立公司进行成果转化。在1000万元的注册资金里,陈林所在单位——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的技术股占到了四分之一,根据股权分红激励政策,合肥物质研究院将技术股的30%奖励给了陈林团队。眼下,这项保温性能高过现有保温材料10倍左右的新技术已经实现了产业化,未来面对的将是庞大的国内外市场。

  在创新发展上,合芜蚌三市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合肥市围绕重点培育的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工程等8个增长源,实施“五个一”推进计划。即打造一个高端研发平台、集聚一批高端人才、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实施一批重大牵动项目,建设一个产业集聚园区。

  芜湖市先后出台40多份配套激励政策文件,从财政扶持、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创新型企业给予全方位扶持。启动“产业振兴千名人才计划”,每年安排1.2亿元用于人才特区建设,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向芜湖集聚。

  蚌埠市创新金融产品,着力构建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 2只股权投资基金、5家创投公司,开辟了该市企业直接融资新渠道。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中小企业担保补偿资金也纷纷试水。

  当龙头,扛大头,走前头。合芜蚌试验区迅速成为安徽转型发展的“主引擎”。

  2013年,合芜蚌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2.9%,高出全省7.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757亿元,年均增长32%以上,占全省54.7%。高新技术企业达1107家,占全省54.9%。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28人,占全省99%。

  一群活力主体

  ——企业担当创新主体,各项补助奖励政策直接指向企业。 80%以上的工业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75%以上的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研发经费、专利申请数和省级科技成果来自于企业或由企业承担

  “企业愿意干,政府就支持。 ”在安徽,只要你有技术、想创业,政府就会尽力搭建平台。

  位于合肥高新区创新产业园内的合肥宏晶微电子公司,是一家只有20多名员工、专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的企业,其研发的高清数字多媒体主控芯片,可在电视与电脑显示器上播放i-Phone、iPad的图像和声音。该公司负责人刘伟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之初,资产规模仅有二三百万元,很难从银行贷到款。为了帮助企业得到第一笔贷款,合肥高新区和杭州银行合作的“创新贷”采用信用担保方式,帮助企业融资35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为推动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安徽规定,所有科技攻关项目都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实施,各项补助奖励政策直接指向企业。

  近年来,安徽围绕八大主导产业和各市首位产业的龙头企业,积极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目前,全省开展研发活动的各类企业达2489家,共建立研发机构2959个,投入研发人员13.9万人,投入研发经费280.1亿元,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1254项。

  依托骨干企业,安徽研发出新能源汽车、CVT汽车变速器、1600吨数控液压机床、智能语音、重载车轮、低温余热发电、煤矿安全、大功率LED芯片、汽车覆盖件生产线成套装备等一批牵动性强的新产品新技术,涌现出奇瑞、江淮、丰原、海螺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企业自主创新典型,船用低速柴油机、埃夫特机器人等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制造领域的空白。

  在支持龙头企业创新的同时,安徽还积极搭建集成果展示、交易、转化、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提供一方沃土。

  “在这里,企业只需一门心思做研发,所有外围事务全部由园区包揽。 ”6月24日,在合肥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年轻的科技创业者卞连春向记者讲述了合肥市科技创业“苗圃”一年来给予他的帮助:免费提供优良的办公环境,主动帮他们介绍投资商,宣讲各种科技政策,派专人教会如何签技术合同,如何进行社保稽核等。

  以企业为主体,并不是让企业“单打独斗”。

  成立才一年多的合芜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已建成中国技术交易所合肥工作站等十余个服务子平台,实现“找成果、找仪器、找文献、找企业、找资金、找专家、找政策、找人才”一站式服务。其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已集聚2000余套(台),有近千家企业使用了共享资源。

  今年2月,安徽还出台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施细则,每年拿出上亿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今后,对由企业主体投入建设,新认定的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质检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市(或县)分别一次性奖励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对企业购置研发关键仪器设备,以及“走出去、引进来”建设研发机构、建立新型产学研载体,政府将给予补助。

  政策发力,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2013年,全省有3500家企业申请发明专利2.23万件,企业数和专利数分别较上年提高45.8%和83.1%,平均每家企业申请发明专利6.4件,较上年提高1.4件。奇瑞共获授权发明专利276件,居全国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排名第九。

  目前,80%以上的工业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75%以上的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研发经费、专利申请数和省级科技成果来自于企业或由企业承担。

            一条顺畅通道

  ——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加快构建以“”为龙头的产学研用一体化体制机制,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工大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中国家电研究院滁州分院等2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破茧而出

  长期以来,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推动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创新,无疑是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的有效手段。

  在特斯拉电动汽车惊艳全球的当下,“安徽版”特斯拉正在合工大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孕育。这款正在开发的新一代电动汽车,一次充电续航里程可达300公里,快速充电时间仅为20分钟,最高车速每小时150公里。

  研究院科研项目部部长吉祥透露,这款车不仅续航里程高,而且外观时尚,今年下半年就能出样车,并有望在11月份的广州国际汽车展上亮相。

  由合工大联合江淮汽车和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成立的合工大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院,在5年时间里迭代研发了五代IEV(爱意为)纯电动汽车,成为我省产学研用无缝对接的典范。

  “研究院和江淮汽车、巨一的合作是深度合作,实验室相互开放,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江淮的工程师经常到工大搞研究,我们的研究人员也经常去江淮的生产车间‘干活’,彼此很好沟通。这样一来,创新的效率提高了,而成本大大下降了。 ”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科飞鹰眼是中科大2006年研发的一项视知觉神经康复系统,这项新技术在实验室沉睡7年之后,2013年借助中科大先研院,从实验室走向患者。负责运营该项技术的王潇潇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先研院提供的转化平台,可能到现在还无人知晓,更不会有人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合作。

  揭牌才一年多的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既不是大学,也不是孵化器和产业园,而是介于企业、大学和产业园之间的“混合体”,以期打破政产学研“各拉各车”的现状。先研院迅速成为中西部地区集聚国内外科技资源、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又一创新高地。目前已吸引近2亿元社会资本,孵化了48家科技型企业,研发了国内首台场离子显微镜系统、首个光学电磁场三维成像仪等一批重要成果。

  参照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建设模式,合肥市在前期建立了语音信息、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10个产业研究院的基础上,又在规划建设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北京大学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等一批高端创新研发平台。

  全国每三台冰箱中有一台产自安徽,每四台洗衣机、空调就有一台安徽造。然而,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强势品牌,安徽的家电产业一度陷入“空心化”危机。

  痛定思痛。依托中国家电研究院滁州分院等研发机构,安徽开始在家电行业大力实施“铸心工程”,产学研用相结合,开发芯片、显示屏、电机等核心部件。目前全省家电业涌现出新型科研机构20多个,推动产业向技术尖端和价值链高端发展。合肥超越青岛、顺德,成为全国家电业产值最高的城市。

  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安徽全力推动产学研用向长期、全方位、战略型合作转变。截至目前,全省共组建79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本覆盖了安徽的重点领域和主导产业。其中,有7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得国家备案,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全省各市围绕首位产业,组建了20家产业技术研究院。蚌埠玻璃院、四创公司、宁国中鼎等企业还走出国门,在境外新建了一批研发机构。

  产学研用相结合已成为安徽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 2013年,全省工业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实施10万元以上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2419项,比上年增长17.6%;投入产学研项目经费54.4亿元,增长23.1%。经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44家,由2012年的全国第10位、中部第3位上升到第9位、第2位。

  一条改革主线

  ——着力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今年起全面取消行政裁量权,科技项目立项、评审由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说了算,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

  向创新驱动转型,改革势在必行。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安徽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省首轮改革的重点任务。着力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贯彻其中的一条主线。

  在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综合主楼“未来中心”的展厅里,各种前沿科技成果让人目不暇接,其中大部分已受到市场和资本的青睐。

  作为安徽乃至全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块“试验田”,中科大先研院建立之初就“不走寻常路”。

  这是个“无编制、无预算、无级别”的“三无单位”,但建院仅一年,就入驻400多名工程硕士,吸引了英特尔、微软、阿里巴巴等20多家创新联合体。未来网络城域试验网、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工程总控中心等世界级高端研发平台先后落户。

  “科研院所过去是事业编制、财政拨款,科研人员容易缺乏创新动力。 ”中科大副校长陈晓剑说,先研院打破体制温床,无编制无预算,创新人员和成果只有被市场认可,产生价值,才能生存。

  把该管的管好,把不该管的交给市场。调查表明,企业来自市场驱动的内在创新动力,远比外部政府政策优惠激励更为强大。因此,应下大力气解决绩效考核体系不合理、政府职能越位的问题,破除行政藩篱,让市场自发形成倒逼创新的机制。

  今年2月,安徽出台的创新型省份“1+6”政策体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全面取消行政裁量权,变传统科技评审立项支持为后补助和奖励支持,变政府组织专家评价为市场化、社会化第三方评价,变科技专项经费切块支持为按市场机制公平竞争择优支持,变科技资源分散分割为共建共享、协同创新。

  省科技厅厅长徐根应说,因为科技项目评审的相关行政裁量权都取消了,上报的项目能否通过,要看项目本身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达标也是第三方评估机构说了算。如果数据指标都达标,自然可以通过评审;如果不达标,找谁打招呼都不行。

  “权小了,事多了,责任大了。 ”这是改革后科技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普遍感受。 “政府的主要精力将放在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上。此外,在某些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应充分发挥‘有形之手’的调控作用。同时还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如果不接地气、不深入一线调研,可能连基本数据的真假也无法判断。

  “与其说我们选择了安徽,不如说安徽选择了我们。”合肥知常光电科技公司创始人、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吴周令对安徽的创新生态赞不绝口,“一流的政府服务,使我们能心无旁骛地搞研发、办企业,还能不断吸引到新的人才,今后在安徽创新创业的劲头会更足。

  科技体制改革释放出强劲活力,今年前5月,安徽共申请发明专利14652件,获授权发明专利2263件,双双保持全国领先、中部第一的位置。

  一个制胜高点

  ——抓重大抓尖端,有所为有所不为,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量子通信、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魂芯一号”、智能语音、薄膜电池玻璃面板等一批关键技术,成功跻身世界科技前沿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未来。”要用创新引领未来,就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

  安徽发挥科技资源优势,抓重大抓尖端,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强化协同创新,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

  量子通信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发展的高技术领域。 2012年2月,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正式建成。合肥市由此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首个拥有规模化量子通信网络的城市。量子通信“京沪干线”也有望两三年内打通。

  聚变能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理想的新能源。各核大国每年投入研究经费都达数亿美元。

  目前,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俗称“人造太阳”)正在接受技术升级。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达到持续400秒、中心温度高于2000万摄氏度实验环境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升级计划朝着“人造太阳”中心温度1亿摄氏度、延续时长1000秒的目标迈进,以解决上亿摄氏度高温等离子体连续运行的世界性难题,为中国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的400秒长脉冲实验奠定基础。

  让中国制造拥有“中国芯”,更是安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华彩乐章。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8所研制的“魂芯一号”高性能芯片,是完全自主研发的产品,可谓真正的中国“”、民族“”。其运算能力达每秒300亿次浮点运算或每秒80亿次浮点乘法累加运算,比国际主流厂商主力产品性能快6倍以上。体积却是个“小不点”,仅比1元硬币稍大一点。 “魂芯一号”的成功应用,打破了国外高端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对我国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垄断。

  长期以来,国内0.5mm以下的玻璃基板全部靠进口,不仅增加了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内数码设备制造企业与国际上同类企业的竞争。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通过自主创新,打破了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成功建设电子信息显示超薄玻璃基板项目,最薄的产品只有0.33毫米,实现超薄玻璃基板的国产化和量产化,使国产数码行业不再受制于人。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制高点”——智能语音技术领域,皖人正在不断自我超越。

  作为亚洲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科大讯飞率先发布了“讯飞语音云”平台,围绕该平台的合作伙伴目前超过25000家,覆盖4亿多用户,支撑用户数百万级以上应用有1000多个,涉及手机、电脑、汽车、家电、玩具、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借助全球领先的智能语音技术,合肥有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语音产业高地。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站在新的起点,安徽又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力争再通过五年努力,实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三个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