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如何新发展 与安徽种粮大户聊一号文件

05.02.2015  09:06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年关注“三农”,对在新常态下如何实现农业农村的新发展,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关键词一】转变方式

  ——农业要强,必须适应新形势,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变

  -挑战

  当前,我省农业受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挤压明显。去年,我省稻谷和小麦平均总成本每亩达869.7元,比2010年增长了39.7%,农业比较效益不断下降。从资源环境看,目前我省人均耕地0.9亩,只有全国的61%,人均淡水资源974.5立方米,只有全国的47.3%。粮食生产“十一连丰”,但资源和生态代价较重,化肥、化学农药过度使用问题突出,目前我省化学农药使用比例达90%以上。这些都表明,传统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

  -亮点

  一号文件提出,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目标

  今年,我省将大力示范推广绿色增产技术模式;启动农业节肥、节药、节水行动计划;大力推广配方肥尤其是缓释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力争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声音

  “今年一号文件提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对未来粮食的高产稳产至关重要。 ”怀宁县种粮大户何宏江表示,目前粮食高产投入大,生态代价也大。化肥过量使用很普遍,可能今年亩产高点,明年就降下来了,因为地力透支了。何宏江告诉记者,今年他尝试轮茬耕作,提高秸秆利用率,多使用有机肥,摸索新的高产路子。

  “转方式快慢,关键看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 ”界首市种粮大户齐岗认为,国家要在科技方面加大支持,良种、农机、先进的种植和管理技术,都要多研究,多推广应用。 “比如玉米机收效率高,但皖北不少玉米品种不合适机收,水分高,必须改良品种。 ”

  “从今年一号文件看,国家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态度很坚决,种粮大户要想有所发展,必须跟上这个趋势。 ”阜阳颍州区种粮大户葛翔说,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文件精神和政策希望能更好地落地,刺激种粮大户愿意去尝试新的耕种技术,调整种植结构,生产更优质的农产品。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