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三品一标” 推进“绿色皖农”品牌培育计划

20.12.2017  21:29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12月20日讯(记者:丁雨光)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现代农业向绿色生态可持续和提质增效转变,成为摆在安徽广大三农工作者和从业者的一道课题。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三品一标”,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绿色皖农”品牌培育计划,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12月中旬,庐江县泥河镇天井村的一片稻田里,放马滩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正组织工人收割晚稻。合作社负责人朱宇兵告诉记者,这几年合作社拥有的近1.2万亩稻虾连作面积,一直实施“五统一”的绿色种植模式,现在还给生产出的稻米和龙虾注册了商标,走品牌发展之路。庐江县放马滩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宇兵对记者说: “我们注册了‘鲜生态’龙虾、‘金颗状元’大米商标,准备电商微商都要上线。我们要把品牌推广到全省全国。”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为“三品一标”。作为基层农业工作者,庐江县水产局局长朱晓东表示,将持续保护和发展黄陂湖大闸蟹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大力推广稻虾连作绿色生产模式,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做出更多努力: “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把农业供给侧改革做好,把我们的特产业做强,县里都会大力支持,扶持种养殖的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

  发展生态农业才能铸就绿色品牌,已成为安徽农业企业的普遍共识。位于肥东县的合肥新禾米业公司目前已拥有绿色大米种植面积6万亩,有机稻生产面积1万亩。在注册“岱山湖”和“谷香源”两个商标的基础上,公司还注册了“包公镇”商标,准备用于公司的高端产品。合肥新禾米业公司负责人周阳表示: “下一步我们的绿色种植面积要扩大12万亩。面对不同市场,高中低端都有不同的商标,来让产品丰富化。‘包公镇’系列大米我们已注册结束,准备上新的生产线,做保胚米,附加值高,也能增加订单农户的收益。”

  今年,安徽连续第二年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民生工程,对三品一标认证企业给与资金奖补,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对“三品一标”认证企业进行奖补,部分市财政也安排了奖补资金。截至12月,全省有效使用“三品一标”产品近4800个,同比增长16.2%,“三品一标”认证覆盖率达45.3%。

  省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强化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加速推进“绿色皖农”计划,不断增强“皖字号”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省农委市场信息处处长赵霞介绍: “把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从支持保护体系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品牌化、产业化、标准化上进一步加大产品的认证和监管,加强名牌农产品的推介,要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结合起来,每个优势区都要打造一个主导产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