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脱贫攻坚 精准发力暖民心

25.05.2017  18:31

        “政府给我们上了低保,生活上有了保障;给我家建了新房,住房上有了保障;享受了‘351’、‘180’医疗保障政策,健康上有了保障。”说起这两年生活上的变化,已有84岁高龄的南陵县籍山镇长乐村村民汪玉耕的思路非常清晰。作为2016年的脱贫户,去年8月汪玉耕一家住上了砖瓦结构的新房,彻底告别了居住了50年的土建老房子。“之前的土基屋,时间长了,歪了,开裂,下雨还漏水。”如今,每逢下雨天,汪玉耕一家再也不用过“屋外大雨屋内小雨”的日子了。
      汪玉耕的老伴今年82岁了,家中还有一个50岁和一个44岁的儿子,分别患有精神残疾和智力残疾,生活上基本不能自理。一家人的经济来源大部分靠政策保障,除了一年15600元的低保补助,还有新农保、高龄补贴以及自家5亩田的土地流转费用。“去年政府还帮我们搞了5万块的小额贷款,放在企业,每年可以拿3500块的分红。”老两口的年龄越来越大,如何在经济上保障儿子们的生活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如今随着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地实施,他们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心也越来越宽了。汪玉耕是长乐村2016年12户脱贫的贫困户之一。长乐村作为南陵县目前仍未脱贫出列的两个贫困村之一,经过2016年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后,现有贫困人口仅1户2人,贫困发生率接近0%。
      长乐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可以说是南陵县脱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南陵县在脱贫攻坚整改月工作中,突出基础、脱贫、帮扶、施策、产业“五个精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翻身战。产业扶贫精准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该县致力打造产业扶贫、生态保护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救助扶贫、社保兜底扶贫等九大工程升级版。在落实省市“九大工程”政策不走样的基础上,增加“自选动作”,体现普惠中的特惠,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九大工程升级版,全面做到“一提高一倾斜一优先”,即补助类提高标准,资金类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项目类贫困村、贫困户优先,产业措施每户确保一次以上。在危房改造中探索建立企业代建制度,让贫困户不花“一份钱”,拎包就能住进“新家”。在种养业中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实施农机大院项目,发展蔬菜种植大棚等,帮扶贫困户完成就业创业,引导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日前,南陵县家发镇滨玉村因地制宜,依托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蔬菜基地,就是对这一措施的有力实践。两年多来,在包村单位市检察院、“双联系”单位县住建委以及爱心企业的共同帮助下,滨玉村建成大棚蔬菜80亩,露天蔬菜205亩,解决村民就业30多人,其中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5万余元,并采取“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引导农户和贫困户参与蔬菜基地建设,使蔬菜基地能形成带动面广、效益明显、增收稳定的特色产业。此外,通过盘活村内固定资产,将村集体所有的鱼塘对外发包等方式,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4年的2.8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12.7万元,今年计划达到18.2万元。同时,该县积极探索“产业、就业、金融”三项联动,资金、贫困户、特色产业、经营组织、项目与金融“六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构建起“就业捆绑金融、金融支持产业、产业拉动就业”的新型扶贫格局。县农商行预计向弋江镇贫困户发放无息贷款总计600万元,按照“分贷统还”模式,从贫困户手中进入该镇各龙头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由企业向贫困户支付保底收益,有望带动120名贫困人口摘掉“穷帽子”。
      精准帮扶是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精准扶贫不仅是帮助贫困人口改善生存条件,让其在“富口袋”的同时也要“富脑袋”。
精准帮扶是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精准扶贫不仅是帮助贫困人口改善生存条件,让其在“富口袋”的同时也要“富脑袋”。坚持“扶贫当先扶志”,南陵县大力推进文化扶贫,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该县注重从文化层面解决贫困群众思想观念的问题,全年开展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为广大群众送上一场场精美的“扶贫文化大餐”,丰富群众娱乐文化生活,同时,也让广大群众了解扶贫攻坚政策知识,掌握增收致富技能。“政府将脱贫攻坚专场文艺巡演送到了我们家门口,可以看出政府对我们这些贫困户非常重视。看了演出,我不仅了解到很多脱贫优惠政策,同时我对今年实现脱贫更加有信心了。”日前,正在观看南陵县首场“聚力脱贫攻坚·共享美好生活”脱贫攻坚专场文艺巡演的长乐村贫困户汪爱梅说,今年政府帮助她家进行了危房改造,还有各项政策贴额,现在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争取2017年摘掉“贫困帽”。

责编:王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