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在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1.2016  15:58
同志们: 

      受正东同志委托,我代表省农委来参加这次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在召开这次全省农机化会议之前,大家列席了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参加了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对两个会议的主要精神有了全面的了解。刚才,会议对2015年全省农机化工作优胜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省农机局与4个市的代表分别签订了农机安全生产和购机补贴责任书,市县农机部门进行了多方面的工作交流,纵风云副局长代表省农机局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科学总结了2015年和“十二五”全省农机化发展成就和经验,客观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发展形势,安排部署了2016年和“十三五”全省农机化目标及主要任务,希望大家结合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一并贯彻落实。

      我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机大省,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十二五”期间省政府连续三年召开农机化发展的相关会议,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研究部署和推进农机化工作。全省农机系统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我省农机化发展成绩突出,成效显著,农机化主要指标在全国位居前列,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省农委,对我省农机化发展取得的成就表示热烈祝贺,向作出突出贡献的全省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慰问和衷心感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充分肯定农机化发展成绩

        2004年起,国家实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开辟了我国农机化发展的“黄金十年”。我省与全国一样,农机化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十二五”期间,农机化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2011年以来,我省农机总动力先后迈过5500万、6000万和6500万千瓦关口,至2015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6580万千瓦,比2010年底增长21.6%。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土壤深松机、谷物烘干机、秸秆还田机具等都有大幅增加,装备总量快速增长,装备结构持续优化。

      二是农机作业水平稳步提升。2015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6%,比2010年提高10.8个百分点。目前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机收基本普及,油菜机收、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分别达到和超过40%。高效植保、谷物烘干、秸秆还田等关键环节机械化快速推进,设施农业、山区机械化蓬勃发展,传统农业“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一去不复返,农活的作业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

      三是新型农机经营主体蓬勃发展。伴随着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农业机械使用的集中度越来越高,逐步从自有自用向社会化服务转变,农机服务也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服务向全面的社会化服务过渡,大大提高了农机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在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中脱颖而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2015年底,全省登记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3448家,比2010年增加2.9倍。农机服务逐步实现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从本乡本土到跨省作业,服务面越来越宽;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从产中向产前产后、从农田作业到信息服务、从种植业向养殖业、加工业,服务领域不断延伸,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四是农机工业异军突起。长期以来,我省农机之所以大而不强,农机制造业是短板。但是近5年时间,中联重机(原奇瑞重工)迅速崛起,挤入全国前十强。此外,在茶叶加工机械、烘干机、色选机、孵化机等领域,我省陆续崛起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骨干企业。去年下半年,芜湖三山经开区现代农业机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被确定为我省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之一,充分显示了省委省政府对发展农机工业的高度重视。各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影响的农机生产企业纷纷选择在安徽投资建厂,抢滩布局,一批农机装备制造项目陆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农机工业蓬勃发展,为促进我省由农机大省向农机强省跨越,为农机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农机化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农业技术集成、节本增效和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功能,肩负着支撑和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重任,同时也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中发挥积极作用。

      1.在粮食稳定增产中发挥支撑作用。为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我省先后启动实施了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玉米振兴计划等三大行动,各级农机部门趁势而为,主动作为,采取有力举措,充分发挥农机化核心技术支撑作用,加快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前我省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玉米全程机械化水平也已经接近80%。此外土壤深松、秸秆还田、旋耕施肥播种镇压复式作业面积逐步扩大,改善了土壤条件,提高了播种质量,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2.在农民持续增收中发挥积极作用。首先,农机化技术应用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节本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其次,农机化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调查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安徽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97.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3177.8元,同比增长14.5%,占可支配收入38.8%。工资性收入是拉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而农民能够外出务工的前提是农业机械承担了大部分的农活。前几年进行过测算,因为小麦跨区机收作业,“三夏”期间皖北外出务工农民不再返乡,仅此一项人均可增收节支近千元。第三,农机服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2015年全省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553亿元,利润290多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可达540元。

      3.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调整优化,每一步调整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引领和推动。特别是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季节性用工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用工成本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决定农民种养意愿从而影响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因素。

      4.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中发挥载体作用。农业机械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限制,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农艺技术要求,是先进农业技术运用的重要载体。深耕深松、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精量播种、联合收获等现代技术的推广应用,只有通过农机作业,借助机械的动力、速度和精准度才能实现。农业生产中的抗旱排涝、大规模的病虫害防治等,都需要机械化作业才能得到较好的实施。

      三、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农机化科学发展

      为适应经济新常态,2015年下半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谋划创新,印发了《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围绕“调转促”,推动安徽经济转型升级(概括为4105行动计划)。部署实施“调转促”十大重点工程,省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是其中之一。为此,省政府召开了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出台了《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行动意见》、《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省农委先后印发了《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开展五大示范行动扎实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实施方案》、《省级农业项目资金“四制”管理办法》等配套措施加以落实。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各级农机部门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持续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为我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坚持多措并举,落实创新发展理念。要把创新作为推动农机化发展的新动力,从农业机械的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和经营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引导企业创新。抓住“中国装备制造2025”这一历史机遇,引导我省农机生产企业借鉴国外及外省的先进制造经验,不断改进吸收并加以创新,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新型农机产品。二是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把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等作为创新主体,在购机补贴、机手培训、维修保障、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加强农机化技术集成创新。发挥农机化集成技术的优势,加强试验示范,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具和农机化技术推广力度。继续以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为重中之重,研究不同种植模式的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形成一批指导性强,覆盖面广的农机化集成应用模式和作业规范。

      2.加快推进全程全面机械化,落实协调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我省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作物、环节、区域不平衡的矛盾。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实施好部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和省级农机化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重点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巩固、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协调推进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播种、收获机械化;提升谷物烘干、高效植保、秸秆还田等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有效解决茶叶、林果业和丘陵山区特色作物农机化技术难题,加快推进山区机械化步伐。从而不断提高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机化全面协调发展。

      3.统筹推进高质高效机械化,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要围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紧扣“提质增效转方式”这条主线,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理念,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目标,大力推广“五节”型(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油)农业机械,推动农业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持续推进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完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把大型高效、节能减排和复式一体化作为调整的重点和方向,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旧农机,逐步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保障有力、使用高效的农机化供给体系,努力提高农机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4.凝聚多方合力,落实开放发展理念。要深化农机农艺融合,建立常态化工作会商和协作机制,共同构建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加快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尽快建立起覆盖全省的农机化生产指挥调度体系和远程作业质量监控系统;主动争取部门配合,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加强机耕路、场库棚等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机化发展创造更多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要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机遇,一方面鼓励引导农机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加强国外先进农机研发与制造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提高我省农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了解国外农业、农机政策和市场需求,为我省农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5.培育市场主体,落实共享发展理念。要建立健全购机补贴、作业补贴、抵押贷款、政策性保险等多元化农机化扶持政策体系,让更多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大力培育扶持农机合作社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其通过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田保姆等多种形式,开展高效便捷的社会化服务,带动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推广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帮助其他农户解决耕种困难,实现互利共赢。鼓励农机合作社融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其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参与土地流转经营,延长产业链和服务链,提高发展效益,让广大农民分享更多农业机械化发展成果。

      最后再强调一下农机安全问题。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都分别就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强调必须坚持安全发展。农机安全生产是农业系统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农机部门高度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是,随着农业机械数量不断增长,作业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农村人流物流不断增加,影响农机安全生产的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因素增多。因此,对农机安全生产要常抓不懈,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一是进一步强化农机安全宣传,增强农民的安全意识。二是持续推进平安农机创建,“十三五”期间实现县级全覆盖。三是认真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扎实做好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四是切实加强农机管理和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人员业务素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同志们,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任务已经明确,政策措施已经提出,各项工作已经安排部署,关键是抓好落实。希望这次会议以后,各地在认真传达、学习、贯彻的基础上,围绕省里统一部署,结合当地实际,理清思路,突出重点,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确保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实、落地,为“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作出农机部门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