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林博会 两岸合作情

30.10.2014  21:02
   中国绿色时报10月30日报道  10年一个刻度,林博会跃上新台阶;10年一个单元,三明站在新起点。
  10年,在中国具有特殊的意义,人们习惯用10年来丈量过往。在福建省三明市,特别是在林博会的举办历史上,第一个10年显得尤为重要,已经成为衡量海峡两岸业界交流合作的标尺。
   会展内涵  不断拓展
  每年的11月6日-9日,三明人像过节一样喜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宾朋客商,海内外嘉宾相聚在这里,叙友情、谈合作、议项目、谋发展。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成为目前全国唯一的两岸林业交流合作的国家级专业展会,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以及台湾政界、商界的重要人士,也吸引了境内外众多知名媒体的广泛参与和关注。
  首届林博会于2005年正式登台亮相时,一登场便赢得了业界的关注和赞誉,至2007年,海峡两岸各界反响愈发强烈。就在这股勃勃的朝气中,林博会升格为国家级展会,合作领域从比较单一的农林产品向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制造业、矿产业、建筑业、旅游业等产业延伸,协作范围从海峡两岸向海内外更广大的区域扩展,布展主题从以林业为主向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综合性拓展。
  至2009年时,第五届林博会加入了“投资贸易洽谈会”功能,标志着林博会完成了从以“林业为主”向“以林为桥”的重大转变,林博会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挖掘、扩充和提升。
  特别是2013年林博会创新办会方式,建成全国首家林业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开通“林品汇”网上商城,打造“天天林博会”……林博会的合作、展示平台实现了质的飞越,彰显出更强的活力与生命力,成为促进三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招商引资  成果丰硕
  招商引资已成为林博会的重要功能,为三明经济加速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据统计,林博会累计签订合同项目1448项,其中三明市实际利用外资和区外资金350.6亿元,订货及现场交易额达67.2亿元;引进涉林台资企业112家,总投资5.4亿美元,其中合同利用台资2.9亿美元……
  历数过往的9届林博会,招商引资呈现向好趋势,特别是近3届招商引资成效尤为引人注目。
  第七届林博会签约项目165项、总投资278亿元。国民党前副主席林澄枝夫妇、台湾“农委会”前主委林享能、台湾“林务局”副局长杨宏志等知名人士以及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台湾工业协进会、台湾中小企业协会和全国各地有投资意向的台协会等,共有65个团组3268人参会参展。
  第八届林博会签约项目133项、总投资222亿元。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郭山辉、金门县县长李沃士、中华生产党主席卢月香、台湾工党副主席詹昭全等知名人士,以及台湾工业协进会、中华海峡两岸经贸促进会等,共25个台湾团组、20个港澳外团组、151个内地客商团组2450人参会参展。
  第九届林博会按照“政府服务、市场主导、企业唱戏”模式运作,实现了从短期办会向天天林博会、从政府主导向市场运作、从注重场面向节俭实效、从传统业态向现代商务、从综合会展向专业特色等转变,签约项目121项、总投资169亿元,共有2390位宾客、1060家企业参会参展。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当时建成了林业商品交易中心、全国首家林业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林品汇网上商城,运营至今累计交易额分别超过3000万元、4000亿元、1000万元。
  同时,在林博会的带动下,三明成功引进和培育了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特别是2013年,三明实现规模以上林产加工产值493.6亿元,是林博会举办前2004年42.3亿元的11.6倍。
   两岸交流  成绩斐然
  除招商引资外,连续9届林博会给三明市带来了什么样的惊喜?
  数据往往最有说服力:
  ——历届林博会期间累计到会嘉宾和客商20419人,其中台商4394人;
  ——举办林博会以来,共有台湾各界人士近4万人次来三明观光、考察、投资,三明先后组织23个团组近500多名林业专业人士赴台开展考察学习、推介招商等活动;
  ——规划总面积21万亩的国家级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累计引进台资农林企业及项目62个,涉及种植、养殖、旅游、农林产品加工等多个产业,被授予“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等称号,有力地推进了闽台农林交流合作;
  ——三明先后与台湾工业协进会、中小企业协会、客家文经发展协会、中华自然资源保育协会、台湾区家具工业同业公会等20多家社团组织建立协作机制,与台湾嘉农农业发展基金会、台湾森林认证发展协会、台湾嘉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
  ……
  10年来,三明借助林博会平台,坚持突出对台、突出项目、突出特色,积极推进对台林业科技交流,着力加强对台经贸合作,主动承接台湾林业产业转移,促进了两岸林业交流合作水平有较大提升,对建设开放三明、幸福三明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