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十佳退役军人”、“十佳好军嫂”候选人评选投票工作的通知

18.07.2014  20:44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有关单位,驻肥西各部队,各社会团体:
    根据《关于在全县开展“十佳退役军人”、“十佳好军嫂”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肥拥字〔2014〕2号)精神,我县“双十佳”在各单位积极推荐的基础上,县双拥办确定了32位候选人,目前在《肥西报》、中国·肥西网站公示,并于7月18日至7月23日期间在全县范围内接受群众投票评选。公众可以选择在中国·肥西网( http://www.ahfeixi.gov.cn/welcome/ )参与投票,请各有关单位认真组织投票评选工作。

肥西县双拥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2014年7月16日


投  票  规  则

    1、投票时间为2014年7月18日00:00—7月23日24:00选择网络投票方式,每人限投一张投票。
    2、候选人代码由英文大写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其中,字母A、B分别代表“十佳退役军人”、“十佳好军嫂”类别,数字代表候选人序号,候选人排名不分先后。
    3、选票必须填写投票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查验无效的视为无效票。   
    4、最终评选结果以投票数和县委宣传部、县武装部、县民政局、县两新工委、县工商联、县妇联测评分数值总和为最终得分数。
    5、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为肥西县双拥办。
 

十佳好军嫂”简要事迹

    (B1)王菲菲, 1984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桃花工业园廿埠社居委支委委员,长期以来,她支持丈夫、孝顺公婆,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乐于奉献、热爱学习、不断进取、关爱学生、团结同志,孝敬父母。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政策,为人师表,以中国传统女性的铁骨柔情,挑起了军人家庭的千钧重担。
    (B2)张芹, 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桃花工业园廿埠社居委的一名基层工人作员,上世纪90年代末,她光荣地加入了军嫂的行列。婚后,夫妻两地分居,家庭的重担自然地落在了她柔弱的肩上,她勇挑家庭重担,支持丈夫安心国防,有苦不怕苦,吃苦不说苦,用自己别样的情怀点燃丈夫爱国守边、建功立业的信念。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曾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她开明豁达、心地善良、体贴公婆,以无私的爱诠释着一名时代好军嫂的情怀。
    (B3)孙蓓蓓, 1989年出生,丰乐镇人,她全力支持丈夫工作,夫妻相敬如宾,和睦相处,深受邻居和朋友们的称赞。爱人在部队服役,常年累月不回家,她独自一人默默地承担着家中的一切,上班工作,操持家务,照顾年老体弱的父母,用柔弱的双肩默默地支撑着这个温暖的家。由于她的关爱和支持,爱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了部队的各项任务,多次受到表彰,荣立三等功一次。她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扮演好一个职业女性和贤妻良母的角色。
    (B4)胡翠霞, 1987年出生,高店乡人,她为了一个理想和信念,以一份执着和爱心坦然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承受着家人聚少离多的思念,她尽心尽力地支持丈夫的工作,细心周到地关心丈夫的生活,无怨无悔地承担全部家庭重担,用默默的付出表达对丈夫所从事的国防事业的支持  ,结婚多年来,她践行着自己结婚时许下的“嫁给你就支持你的军旅事业”的诺言。顾及家庭生活还是专心部队工作的两难选择时,胡翠霞总是以大局为重。婚后五年来他从来没有因为家庭原因拖过丈夫一次后腿,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用无私的奉献、无悔的付出,支持着丈夫对国防事业的执着追求。
    (B5)李云, 1981年出生,桃花镇人。为了支持丈夫工作,她一个人默默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无怨无悔。在丈夫眼里她是好妻子,在女儿和学生眼里,她是好母亲,好老师,在领导、同事眼里她又是女强人。她勤俭持家,工作勤奋,曾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市县级先进个人,优秀教师,肥西县十大杰出母亲等。她以自己的文明行动,描绘出新时期军嫂的良好形象,她照顾着家庭,养育着孩子,孝敬着老人,更支持着丈夫,撑起了半边天。
(B6)谭亚萍, 1985年出生,官亭镇人,县文广新局电视台画面编辑。为了支持丈夫安心部队服役,献身国防事业,无家庭的后顾之忧,不管他在什么工作岗位,工作中遇到什么挫折,她始终给予他默默的支持和积极的鼓励,从不拖丈夫的后腿。由于她的关爱和支持,爱人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了部队的各项任务,多次受到表彰,2013年荣立三等功一次,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她也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工作中,她始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工作业绩出色,得到了领导、同事较高的肯定和认可,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个人。
    (B7)张慧君, 1984年出生,紫蓬镇人,“爱是不图回报,爱是快乐的”,在这淳朴的快乐中,她,尽心尽力地支持丈夫的工作,细心周到地关心丈夫的生活,无怨无悔地承担全部的家庭重担,用默默的付出表达对丈夫所从事的国防事业的支持。在她的的支持下,爱人全身心地投入到部队工作中,引领着全队官兵凝聚在一起,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用完美的成绩,圆满地完成了肩负的任务,先后荣立两次三等功。
    (B8)潘  茜, 1977年出生,三河镇人。1999年4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县委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县“两新”工委办公室主任。2010年12月,时年33岁的她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丈夫余青松时为甘肃省平凉市武警第63师707团后勤处财务股正连职助理员。成家以来,一直分居两地,鉴于丈夫为家庭独生子女,公婆年龄偏大且身体患病,为使丈夫消除后顾之忧,安心戍边,她暂时放弃了生小孩计划。上班工作,操持家务,照顾年老体弱的父母,用柔弱的双肩默默地支撑着这个温暖的家。正是因为关爱和支持,丈夫余青松才可以心无旁骛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2008年—2010年,连续三年荣立藏区维稳三等功,2011年,因工作突出被评为三等功。2013年9月,他从甘肃平凉市武警63师调至武警安徽铜陵支队,不到半年时间,就被武警安徽铜陵支队司令部提拔为副营职干部。
    (B9)杨丽子, 1985年出生,紫蓬山管委会人。她十几年如一日,为了支持丈夫工作,一个人承担家庭所有事情,生活中她抚养孩子,照顾老人,尊敬长辈,爱护兄妹,团结同志,助人为乐,无怨无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丈夫撑起了半边天,同时,工作中她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做一名爱国拥军的好军嫂。
    (B10)邹丽娟, 1988年出生,新港工业园人。现代军人不仅需要妻子生活上的体贴照顾更需要与妻子心灵上的沟通,爱一个军人就应该热爱他的事业支持他的事业,爱一个军人就应该融入他的精神世界为他筑起平安温馨的家园!她一个人默默承担了家庭所有重担,由于她的支持加上爱人的努力,爱人在部队不断传来喜讯,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军人委员会主任,优等指挥员,十佳干部等,并在长期的保障军事训练中荣立三等功。
    (B11)程芗蕙, 1987年出生,中共预备党员,官亭镇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护士。从成为军嫂的那天起,她就知道要做一名军人的妻子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情感。但是她无怨无悔,下定决心,努力工作,孝敬父母,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让他在部队安心国防事业,为部队和国家多作贡献。十分热爱自己的护理工作,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千方百计为着病人着想。努力钻研新业务新技术,不断总结经验,成为科里的业务骨干,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肿瘤科里大多数是中晚期患者,患者情绪变化很大,他们对生命有着无限的渴望,她就耐心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搞好心理辅导,解除他们对肿瘤疾病的恐惧感,从而提高生命的生存质量。 
    (B12)陈洋, 1980年12月出生,山南镇人,四合圩管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其爱人曹明华现服役于黑龙江省军区黑河军分区五大连池市人民武装部,然而正是这位普通的农村姑娘,精心照顾公公婆婆,抚养教育女儿的同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用真情和辛劳温暖着远方服役的亲人。多年来,她全力支持丈夫工作,照顾年老体弱的父母,抚育年幼的孩子,深受邻居和朋友们的称赞,在她的支持下爱人出色地完成了部队的各项任务,多次受到表彰,荣立三等功二次,并被省军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三年被黑河军分区评为优秀机关干部标兵。分管征兵工作六年来,每年都被评为征兵工作先进个人。
    (B13)李建军, 1984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上派镇方岗村文书兼会计。  她,为了一个理想和信念,以一份执着和爱心,坦然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承受着爱人聚少离多的思念;她,尽心尽力地支持爱人的工作,细心周到地关心爱人的生活,无怨无悔地承担全部的家庭重担,用默默的付出表达对爱人所从事的国防事业的支持;她比同龄人付出了更多,更能体会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每当有人问她作为军人的妻子,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时,她常常会说“我是一名军人的妻子,既然嫁给了他,就有义务支持他的工作。我相信自己的选择,为爱付出,无怨无悔”!她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作为一名军嫂的“八一”情结。

十佳退役军人”简要事迹

    (A1)唐照明, 男,汉族,中共党员,花岗镇人,1959年出生,1976年入伍,1980年退伍。1983年进入村委会工作,2011年经换届选举被推选为七十埠社区主任。2010年着手抓招商引资,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现代农业,通过一系列的洽谈工作,于年底引进总投资3.6亿元的安徽省绿溪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前期工作中,他带领两委其他成员在严寒中丈量田地面积,入农户家中说明流转程序,成功流转土地近2000亩,是花岗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龙头企业,带动180余户群众共同致富,每户年收入增加近2万元。
    (A2)江家勇, 男,汉族,中共党员,铭传乡人,大专文化,1982年出生,。于2005年底退伍回乡。回乡后的他,迅速调整心态,开始了创业之路。首先,筹资资金,开办了养殖场,掘取了第一桶金。由于养殖污染大,他果断关闭转行,选择了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高,全身是宝的瓜蒌种植。目前他种植瓜蒌近100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500亩左右,注册新勇瓜蒌专业合作社,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开发瓜蒌系列新品种,深挖瓜蒌附在的价值,带动更多农民发家致富,这是江家勇最大的愿望。
    (A3)程海舟, 男,汉族,中共党员,山南镇人,中专文化,1980年4月出生,自1998年入伍,2003年退伍。退伍回到家乡以后,经过多方面调研,决定从事水产鳝鱼养殖,经过各方面学习,充分了解和掌握了鳝鱼养殖技术,就开始进行了一定规模养殖,当年就得到相当可观的经济回报,于是来年又带动本村的几户农民一起进行鳝鱼养殖,对他们讲解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至今鳝鱼养殖面积已经达到300亩以上。程海舟说:我们的养殖业发展要带动更多的群众和我们一起致富,争取把家乡建设的更美好。
    (A4)余建法, 男,汉族,中共党员,柿树岗乡人,1982年出生,2001年入伍,2006年退伍。退伍后发展养殖业,截止目前,承包田地60亩,网箱1600箱,投放黄鳝苗26000斤左右,今年,他带领的15户养殖户总产值达到300万元左右,净收入达到160万多元,户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廖渡”牌黄鳝商标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注册,被省农委抽样检测为无公害产品,参加了首届南京区域农副土特产品展销会;“黄鳝仿生态规模化繁育与网箱高效养殖技术研究”获省科技成果奖,被安徽省供销系统评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央视七套“致富经”栏目还对此进行专门报道。
    (A5)黄帮文, 男,汉族,中共党员,1967年7月出生,1984年入伍,1999年转业在县广播电视局工作,2005年,到广告部担任负责人,创造了多项全省第一,“全省首家将地方戏《庐剧》搬上荧屏;首家将《庐州大鼓》拍摄成电视节目播出,历时5年拍摄约3000多集,将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声容并茂地保留下来;2005年全省首家启动有奖收视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8届;举办了“传递社会关爱,温暖在您身边”大型公益活动;全省县级台首家开办房产栏目;县级台首家开办涉农科普栏目;广告部的制作作品在省市优秀节目质量评选中遥遥领先。
    (A6)王保柱, 男,汉族,中共党员,紫蓬镇人,1994年入伍,1998年退伍,2005年当选村支部委员。2008年成立了紫蓬镇第一家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每年为社区合作社每户收入增加2万余元,帮助村民脱贫10多人,全社区丝瓜面积达200余亩,带动其他社区丝瓜生产面积120余亩,总产值达12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增加3000元,发展蔬菜产业协会成员30多人,培育种植大户10多户,带动群众发展丝瓜产业达40多户。个人先后两次被评为致富带头人、“双培双带”先进个人,一次被组织评为优秀党员,因成绩突出个人先后四次被镇、县、市三级动防部门评为“先进个人”。
    (A7)崔明武, 男,汉族,中共党员,严店乡人,1966年出生,1983年入伍,1988年12月退伍回乡。服役期间,参加过对越防御作战,在前线立了三等功。退伍后,因体制改革下岗,但他并不气馁,也从未要求党和政府给予安排和照顾。经过调研,他发现建筑市场比较景气,说干就干,几年后,他成立了拥有20多人的施工队伍。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仍坚守着“本分做人、诚信做事”的信条。2008年,终于靠他的本分与诚信迎来了事业上的春天,承接了多处工程,他抓住机遇,比计划的工期提前圆满完成。事业发展了,他并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多次捐资帮助家乡群众脱贫致富。
    (A8)许维明, 男,汉族,中共党员,官亭镇人,1957年出生,1978年入伍,1980年退伍,在官亭镇中心粮站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2005、2006年组织企业开展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使全站粮食收购和储存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7年又先后组织了大规模粮食跨省移库和最低收购价粮食拍卖出库,调出粮食数千万公斤无差错。2010年机构改革,粮站职工大部分下岗,他带头创办了“业余精米加工厂”,解决了本单位40多名职工就业问题。积极关心国防建设、支持政府的公益事业,每年春节,走访慰问敬老院、烈军属,帮助困难军人,为特困户排忧解难。
    (A9)王先祥, 男,汉族,官亭镇人,1949年出生,现任“官亭镇江夏五保集中供养中心”管理人员。10多年来,他任劳任怨、忘我工作,在敬老事业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发挥着一名退役老兵的余热。王先祥同志的大儿子王锋,1989年12月赴杭州某部炮团服役,参军5年后退役;二儿子王锐,1991年12月赴北京武警总队二支队服役,在部队服役5年后退伍;小儿子王锟,1999年12月赴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某部服役,后调入兰州市空军某部运输团服役至今,现任四级军士长。父子4人都为国防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
    (A10)卫迎春, 男,汉族,中共党员,山南镇人,1982年10月出生,2000年12月入伍,2012年12月退伍,在部队服役12年,回到家乡创业,他发现种植桃树的农户还比较少,很有市场潜力。卫迎春带着从阜阳引进了突围、春雪、春美、映霜红、中油16号等品种回到老家,投资2万余元承包了村里100亩荒山,开始种植起了桃树,把从阜阳种植户那里学来的技术,因地制宜地运用到自己的桃树园里。目前,在卫迎春的带动下,城河村已有5、6户村民跟着他走上了种桃树的致富之路,总种植面积达500多亩。
    (A11)解明来 ,男,汉族,1965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柿树岗乡人,1982年入伍,服役期间参加过对越防御作战,1985年退伍回乡。现担任李塘村民兵营长。协助村里修通了4.4公里村村通;完成了14.8公里的村道硬化;维修3公里水渠。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发展了苗木花卉、富硒鸡和生态循环农业等项目。如今,带动苗木生产70多户,计500多亩,年人均增收10000元。带动农户调整种植结构,50多户种植七星椒,使户增收3000多元。2010年,牵头成立了棉花种植协会,棉花种植700多户,户均增收2000多元。
    (A12)王仁领, 男,汉族,196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高店乡人,1984年入伍,1987年退伍,1988年起任长东社区民兵营长,村委会主任。2010年春,他带领社区委一班人,对辖区内三渠道进行丈量测算,制定整治计划,并积极向县乡反映,争取基金整修,同年年底在全体干部和广大村民的努力下,三条支渠全面达到硬化,解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出行难困扰着广大居民,为此,他组织和动员村民自己动手,将淠史杭干渠埂上废弃的石块用农用的“小铁牛”运回来破碎修路,如今该社区基本上达到户户通车。
    (A13)孙名余, 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桃花镇人,1983年入伍,1987年退伍,现任染坊社区党支部书记。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两委”真抓实干,积极引导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注重将社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激发党员群众的创业热情,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平台。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他的工作作风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2008年至今,染坊社区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党建、计生、创建等工作受县、镇多次表彰和嘉奖。
    (A14)张章, 男,汉族,198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铭传乡人,2002年入伍,2004年退伍,现为铭传乡聚星社区居民。他毅然放弃高薪职位,走自主创业,自我发展之路。他在取得事业成功的同时,不忘家乡人民,从家乡招聘工人18名至企业工作,同时出资出力资助家乡发展,利用个人关系,引荐资金对家乡土地进行流转,在社居委的支持下已经成功流转土地300余亩,对原有的低产田进行了改造,受益农民人数100多人。投入资金对原有的荒地进行绿化,发展苗木,在他的带动下,周边许多人群众发展苗圃,增加经济收入。
    (A15)万家德, 男,汉族,1952年出生,中共党员,三河镇人,1973年入伍,1977年退伍,在三河镇二龙居委会工作,肥西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称号,自工作以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鉴别力,工作认真,勇于奉献,作风踏实,充分发挥自身能动作用,深受群众好评。
    (A16)孙世闩,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10月出生,三河镇人,1968年入伍,1973年退伍,现任三河敬老院院长。刚到敬老院工作时,因水灾,很多房屋倒塌五保老人无家可归,临时生活在亲友家,党委、政府要求尽快建好敬老院,由于资金紧缺,材料不能及时到位,他整天跑上跑下争取资金,在1993年敬老院一期工程竣工。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6年、2001年被合肥市评为敬老院先进工作者。1995年10月8日赴京参加全国模范敬老院院长会议,被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院长,受到了时任国家民政部多吉才让部长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A17)王於华, 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丰乐镇河湾社区党总支书记,1976年2月应征入伍,197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3月退役,1989年4月任河湾社区(原五三村)民兵营长,1996年4月担任社区支部书记、总支书记至今。县第十四、十五、十六届人大代表,中共肥西县第九次、第十一次、十二次党代会党代表,肥西县绿苑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法人代表。王於华同志自退役回乡以来,继续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自强不息,并积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乐于奉献,得到社会广泛赞誉。  他自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以来,刻苦学习,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支部书记岗位上他坚持一手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一手抓集体经济发展,团结社区两委,在班子内部顾大局、识大体,吃苦耐劳。不断提高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许多不平凡的成绩。
    (A18)马刚, 男,汉族,中共党员,1978年10月出生,上派镇人,1996年入伍,服役期间多次立功受奖。2013年退伍后,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服从组织决定,来到基层社区工作。从2014年走入工作岗位以来,认真工作,努力学习,积极思考,工作能力逐步提高。特别是调到拆迁小组工作,对外宣传的每一篇资料,每一句话都代表了政府,他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小慎微。至今,已在社区工作一年半了,他积极响应社区管理措施,遵守社区的规章制度,努力尽责地为群众做好服务。
    (A19)周建国, 男,汉族,中共党员,1976年12月出生,1995年入伍,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荣获“优秀士兵”称号。2012年退伍,现在上派镇绿锦社区工作。2014年,金寨南路及老城进行改造拆迁,工作几个月来,他是社区有名的能吃苦、不怕苦的人。对村民关于拆迁工作的疑问,他从不推诿、不拖延,在最快时间里到达村民家里,做好耐心细致的解答。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周建国同志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时刻保持严谨细致、求实苦干的作风,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退伍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