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 滁州市医患将签“不收不送”红包双向协议

15.05.2014  15:59

  送了红包不甘心,不送红包心难安;收了红包难处理,不收红包患者急……患者住院送红包寻求“特殊照顾”的心理长期存在,而部分医生对红包来者不拒的现象让“红包”成了医患关系中的“敏感词”。近日,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5月1日起,滁州市二级以上医院(含开设住院床位的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等),新住院病人必须与主管医师签署《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旨在督促医患双方自律自觉,共同对红包说“”!

  5月13日下午,因内风湿关节炎发作进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戴女士,拿到了一份特别的“协议书”。“医生给我做完检查,跟我和我家人说了我的病情之后,拿了一张协议让我签,我一看,是让我们别送红包给医生,医生也不收红包的协议,我们和医生都要签字。”戴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特别的协议,感到“十分意外又很有新意”。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行业作风建设,根据国家卫生部的相关规定,自5月1日起,凡是二级以上医院新入院的患者,24小时内主管医师必须与每位病人或家属签订该份协议,进一步强化医患关系中杜绝红包的意识,通过双向制约告知医患双方应当遵守的承诺,阻断医生“小金库”的同时,为患者减轻心理及经济负担。

  记者在该协议中看到,协议分为两部分,除了不收不送红包及贵重礼品外,还包含双方共同确保有效诊疗的内容,确保诊疗的有序进行。例如,患者方需做到“积极配合诊疗活动,如实提供病史等信息,尊重科学,对疾病诊断治疗中客观存在的危险做出慎重理智的决定;尊重医务人员,爱护公共设施,服从管理和安排……”,医院方承诺“秉持平等、仁爱、诚信的职业精神,以患者为中心,尽心尽责为患者治疗疾病;充分履行告知义务……

  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一纸协议,从制度上进行规定,可以形成一种道德导向,“签署协议能让医患双方形成一种不收不送红包的意识,对于加强医疗行风建设、创造廉洁和谐的医疗环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滁州在线• 皖东晨刊 吕静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