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 破解失能老人之“困 ”

27.04.2017  09:23

如今,我国独生子女父母日渐进入老年,靠家庭独立解决失能失智老人护理将越发艰难。如何让失能失智老人晚年 生活 有尊严,是社会“老有所养”的保障性底线,也是政府完善养老机制、破解养老困局的关键性工作。近年来, 合肥 市一直积极推进多层次、宽领域的医养结合,力图通过一系列措施构筑养老安全“屏障”。

“家有失能失智的老人,这个家就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全家人都被拖得身心俱疲,随时处在崩溃的边缘。 ”说起两年前自己的经历,小陈泪眼婆娑。自从母亲脑出血导致瘫痪后,作为独女的她只能陪伴在床侧照顾。每天她盼着丈夫下班能给她搭把手,才能借买东西出门透口气。这样坚持几年,母亲没有好转迹象,她与丈夫的感情却降到了“冰点”。

自从老伴6年前得了老年痴呆症,龚爷爷就成了全天候的保姆。一开始,老伴只是不会做饭,容易走丢。龚爷爷出门就只能把老伴锁在家里,把家里的锋利物品藏起来。可是后来老伴病情越来越严重,大小便失禁,无法自己吃饭,龚爷爷渐渐力不从心。 “照顾孩子,你会看到孩子一天比一天好,而照顾老人,她却一天比一天更恶化,那种心情是绝望的。”龚爷爷身体也越来越差,可他最大的担忧却是,“我垮了,我的老伴怎么办呢? ”

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晚年生活何处安放,这道严肃的社会命题横亘在越来越多家庭面前。根据去年10月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有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18.3%,预计本世纪中叶老龄化高峰期将增长至1亿人。 “根据测算,合肥市失能、半失能老人约有23万人,其中完全失能(失智)老人近8万人。 ”合肥市卫计委爱卫办主任钟荐华向记者介绍。

面对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合肥市医养结合的探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早在2010年,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成了“先行者”,在全国首创“医养结合”住院管理模式。 “我们实现医疗、养老无缝对接,两种模式根据患者病情灵活转化。同时,我们实行无陪护全程托护,让患者家属可以回归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主任陈雪羚介绍。继合肥市滨湖医院之后,合肥市一院又在市体保中心开设了集医疗、养老、养生、康复、护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老年护理院,主要收治对象依旧是失能失智、慢性病康复期老人。

“作为医院所开办的医养结合体,我们更多地把关注的目光放在失能失智老人身上,这些老人是最需要专业护理的群体,也是老人中‘最弱势’群体。 ”合肥市一院老年护理院院长饶晓兰介绍。

转观念建立职业护理队伍

“无论是医养结合的推进,还是养老体系的构建,护理员队伍的建设都是起到关键作用的环节。缺乏这一环节,中国老人有品质、有保障、有支撑的养老都是‘空中楼阁’。 ”陈雪羚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陈雪羚告诉记者,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非常专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家庭根本无法胜任。她以卧床老人的照顾为例:“常有这样的老人被送来,我们一检查发现身上大大小小十几处甚至几十处褥疮,深的可以看到骨头,老人疼得整夜睡不着。护理不当,影响老人寿命的同时,也让老人生存质量化为‘零’。 ”

“实现专业照护,除了需要专业化的护士队伍,还需要专业化的护理员队伍。可护理员流动性高、专业化弱,成了养老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 ”饶晓兰告诉记者,以她管理的护理院为例,自成立以来,护士队伍没有流失过一个人,但是护理员却难招难留。

以全国4000万失能老人为基数测算,按照3∶1的护理服务配置,我国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员,而目前全国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不足百万,每年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只有两万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目前,我国养老护理员只是一个类似保姆的职业,而不是类似护士的职业,不仅人数少,而且技术水平不高,社会地位较低。 “应该把护理员队伍作为一个行业来培养,让该行业有尊严,具有一定‘含金量’,才能真正稳定和壮大护理员队伍。 ”饶晓兰建议。

为了从根本上转变这一现状,建立起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护理员队伍,实现分层级管理,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正在积极争取医养结合收费项目的立项,并分低、中、高三个等级拟定了护理员队伍的培训手册,以“员工制”来固化护理员队伍。同时,合肥市滨湖医院还呼吁义工组织能前来合作,开展实质性的活动丰富老人的生活,让老人“动”起来。

进社区提供多元养老选择

在我国,未富先老、空巢化、少子化等养老问题逐渐凸显。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利用各方力量让亿万老人“老有所养”备受关注。关于养老问题的破局方向,各地、各方都在探索之中。其中,近年提出的“9073”养老格局,即90%老年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7%老年人在老年化社区养老,3%老年人机构养老,被越来越多地推崇。

“养老机构终归数量是有限的,因此要把在养老机构养老的机会优先给那些确实需要的老人,尤其是家庭难以专业照护的失能失智老人,他们是‘老有所养’应该守住的底线。 ”陈雪羚说。

“为了让‘最弱势’群体的养老有保障,合肥市将在城区分东、西、南、北分别规划建设4个医养结合示范中心,重点服务本市范围内的失智失能老人。 ”钟荐华向记者介绍。如今,东区、西区两个示范中心项目已经启动。东区项目预算投资3.3亿,开设床位1000张。西区项目预算投资4.4亿,开设床位1500张。下一步,合肥市还将加快组织实施南区和北区两个医养结合示范中心项目。与此同时,一批能够有效满足多元化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的社会资本兴建医养结合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这一批项目的建成,可以为失智失能老人和他们的家庭提供多层次的养老选择。 ”钟荐华说。

中国老人养老不愿离家,90%的老人依旧愿意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养老。近日,《合肥市家庭病床服务规范(试行)》出台,在合肥7种情况可以申请家庭病床,医护人员每天上门查床、治疗、护理。这7种情况分别为:偏瘫患者康复期、需定期进行医疗康复护理、恶性肿瘤晚期、糖尿病合并严重并发症、老年期痴呆症、骨折牵引固定需卧床治疗患者、合并褥疮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有了家庭病床,一些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市民在家里就能进行‘住院治疗’。 ”合肥市卫计委基层卫生处处长丁晓芹介绍,物价核准、医保报销等方面正在进行核准协调,预计相关细节规范年内陆续出台。

“晚年总要到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让老人们得到良好照料,也意味着让未来的我们过得更有尊严。只有‘以我之心’去重视和发展养老事业,养老事业才能更有希望和发展。 ”陈雪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