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郊区四大品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3.02.2017  21:02

铜陵市郊区注重实践与探索,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近年来积极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区人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构建起设施先进、服务优质、发展均衡、运行高效、保障充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打造基层服务体系品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域覆盖、功能齐全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近年来,郊区先后建设了区、乡镇、村文化馆(室)、图书馆(室),实现了全面覆盖。文化馆为国家二级馆,面积达2714.84平方米,设总服务台、展厅、舞蹈室、音乐室、文艺活动中心、书法室、非遗工作室、文艺创作室、资料档案室等12个功能室,主要承担全区大型文艺演出及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日常文艺培训活动。图书馆是综合性公共图书馆,被文化部评为三级馆,主要收集、整理文献,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机构,面积达3229.72平方米,分设成人借阅室和少儿借阅室。目前区、乡镇两级文化馆(站)均免费对外开放。全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其中省级一级站3个,乡镇文化站服务辐射全部行政村,与村级文化活动室建立联动机制。同时,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按照农民文化乐园示范点建设的标准,建设了铜山镇杨村村农民文化乐园和大通镇大院村农民文化乐园,建成了灰河乡、马鞍社区和民福社区3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大通澜溪书院、安铜办孝廉读吧、普济圩社区阅读点等3个全民阅读点,建成盲人阅览室和区、乡镇总分馆。实施了社区文化家园、村级文化活动室提档升级工程,完善设施功能,提升建设配置水平,实现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村社区图书室和农家书屋、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实现全覆盖。

打造利民惠民工程品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均等化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郊区全面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全区各级公共文化场馆(站、室)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完善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目录。文化馆建立并实施了群众文化辅导员进村社区、包片辅导制度,每年免费开展辅导培训、演出等活动30场次以上,送培训到基层每年不少于24场。图书馆年均举办各类讲座、展览、培训等活动15场次,藏书量达46700册。乡镇、村社区依托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家园、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实施了18个村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工程,对村级站点机顶盒设备进行更新,因地制宜采购一批腰鼓等文化器材配送到每个村,“送戏进万村”演出实现了全域覆盖,为远郊乡镇办配备3台数字电影放映机,全年完成农村电影放映216场放映任务。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网络,建成郊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面向全社会开放数字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共享工程“村村通”。该区在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网络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机构延伸服务,开展了总分馆建设,重点建设以市图书馆为中心馆,以区图书馆为总馆,以乡镇办、社区综合文化站为分馆的中心馆——总分馆体系,实现乡镇办、社区6个分馆与区图书馆技术互联互通。

打造文化人才智库品牌,创新方式方法,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力。郊区注重对基层文化人才的培养与管理,选优选配了一批具有一定文化专业技能,热心文化事业,自愿奉献时间和精力,为基层群众提供公益性、经常性文化艺术服务的文化服务志愿人士。文化服务志愿人士发挥自身特长,组织、指导、策划并参与开展社区各项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活跃了基层的文化氛围。今年郊区成立了舞蹈团,实现培训教师专业化、培训课程常态化,大大提高了创排节目的演出质量。目前,全区拥有群众文化辅导点23个,登记在册的群众文化辅导员120人,文化志愿者100多人,文艺骨干300多人,基层文化人才长期活跃在基层舞台,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18个村15个社区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岗位,以“区聘、乡管、村用”模式,招聘由公共财政补贴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33名。安铜办以黄梅戏艺术为抓手,充分发挥月圆黄梅戏艺术团、追艺组合等文化辅导员团队作用,组织开展春节文艺下乡巡回演出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该区大通镇敬老院退休职工安徽省一级群众文化辅导员黄春庆获“全国优秀文化志愿者”称号。3名同志被评为安徽省二级群众文化辅导员并获“安徽省优秀文化辅导员”称号。

打造特色原创文化品牌,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不断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近年来,郊区文化馆着重原创音乐作品的创作,内容和形式具有独特个性的、提升整体文化形象和文化内涵,拥有社会共识价值的音乐类作品。打造的原创音乐广场舞《铜陵正青春》成功晋级安徽省决赛,实现了郊区文化历史上零的突破。原创作品《四时清风》获全省廉政文化调演一等奖;《》获全市残疾人文艺汇演二等奖;《你在身边》获全市司法调演二等奖;《好人谣》在各地巡演,作品从音乐到演唱再到舞蹈实现完美的结合,传递着正能量,受到一致好评。该区创新文化服务形式,先后打造“文化暖校园”、“乡村喜乐汇”、“铜山百姓春晚”、“安铜孝道文化”“文体大拜年”等文化服务品牌,不断提高文化服务水平、创新文化服务形式、完善文化服务载体、丰富文化服务内容,打通了文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