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六化同步”,黄山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

01.06.2016  23:45

      一是目标任务责任化。按照年初“建账”、平时“查账”、年终“结账”的管理模式,根据《黄山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和全市重点工作,每年印发《黄山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各地各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压实工作责任。

      二是空间布局生态化。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合理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黄山市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方案》获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批复,全市93%的国土面积列入生态功能区域加以保护;城镇绿色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6.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50.6%,省级生态乡镇覆盖率达58.4%。

      三是产业发展绿色化。围绕新型工业化和“旅游+”两条主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农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140亿元、增长5%;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完成,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54.9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1%;农产品中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比例达48.2%。

      四是保护治理精细化。全面实施“育林、养气、治水、净土”四大工程,打造山青水绿、天蓝气清的生态环境,有效保障生态产品供应能力。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2.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倍;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99.45%,继续名列全省第一;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治理保持稳定;在全省率先实行农药集中配送,切实减轻农业面源污染,101个乡镇网点基本建成。

      五是资源利用集约化。切实提高水、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构建可持续的资源支撑体系。2015年全市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到4.9亿立方米和35.7立方米,同比降低0.99个4.55个百分点;处置闲置低效用地138宗5248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01%;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365吨标准煤/万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5.62%,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六是宣传引导常态化。通过报纸、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市委宣传部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集中宣传月”活动,市、区县委党校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干部轮训课程,相关职能部门结合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水日、植树节等专项活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宣传,逐步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