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区:每月1个亿元企业落户

23.12.2014  18:04

包河区创新驱动产城融合

 

                包河,因包公而得名。这里地处合肥城郊,曾经,区内工业结构单一,生产模式粗放,产能相对不足。而如今的包河区,正以每周两个项目开工、每月1个亿元企业落户,形成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化都市产业园区,通过创新驱动“产城一体、产城融合”,向着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迈进。 

                在不久前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上,一台裸眼3D电视机无需借助任何辅助设备,就能获得逼真的立体影像,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目光。“只需一键即可切换2D、3D电视节目,还可从3D效果调到标清或高清。”合肥智兔电子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这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具有渐变式4K超清裸眼3D电视机,预计再过半年左右就能进入家庭。 

                合肥智兔电子有限公司正是包河区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发展的缩影。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让科技与文化有机融为一体,大力发展区内文化产业,正是包河区实施产业升级转型的一大举措。 

                在电商领域,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合肥包河互联网产业园、滨湖服务外包产业园三大电商平台竞相发展,成为安徽省电商的“领头雁”。 

                今年,落户包河区的“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和“万达文旅城”同时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园区,包河区完成文化产业投资超过百亿元,占全市1/3以上,区内文化企业共获得上千万元各级政府的奖励和补助支持。 

                包河区还为新能源汽车这一产业新宠培植了丰厚的成长土壤。预计到2015年,包河区将培育2—4家实力雄厚、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形成1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实现销售800亿元,带动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业1000亿元,初步建成国家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运行示范区。    (据《科技日报》) 

                来源:科技日报